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林朝崧作品集
林朝崧
林朝崧,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自上海返台定居。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随著1906年底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同化会由于台湾总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廖振富撰)

以下是林朝崧作品集:

[诗]-[] - 林朝崧

一叶扁舟东复东,浪花万丈驾高风。

三千世界鲸波外,十二楼台蜃气中。

谁解狂涛回只手,坐看孤剑吐长虹。

男儿有志无难事,翘首蓬山忆数公。

[诗]-[] - 林朝崧

濯足扶桑钓六鳌,金银宫阙日初高。

翱翔万里乘风快,浩荡中流击楫豪。

岂有才华赋江海,只凭忠信涉波涛。

南州名士如相问,为报仙山采碧桃。

[诗]-[] - 林朝崧

数点青山对酒杯,片云何意傍蓬莱。

春帆楼影明斜照,玄海滩声转怒雷。

积雪不愁衣褐薄,东风将逐斗杓回。

遥瞻上界真人府,愧少金门献赋才。

[诗]-[] - 林朝崧

昔年曾卜孟家邻,拜母登堂骨肉亲。

十亩躬耕陈仲子,一门奉法郝夫人。

小康身自安荆布,阴德天常报凤麟。

百岁桃花源里住,不知东海几扬尘?

[诗]-[] - 林朝崧

星星点鬓余垂老,婉婉投怀汝始生。

万事后人堪一笑,百年有托慰无成。

承家文武流风远,阅世沧桑旧局更。

翘首前途奢望在,欲教温峤试啼声。

[诗]-[] - 林朝崧

十千夜醉新丰酒,逆旅何人识马周?

孤枕梦回灯晕冷,六街尘净雨声收。

西风不断吹黄叶,残月犹看挂小楼。

转眼炎凉无限恨,匣中雄剑欲鸣秋。

[诗]-[] - 林朝崧

著破缔袍范叔寒,海天横笛短歌残。

故人竹帛名空在,浮世风波梦未安。

一笑自称苍水使,十年曾署白云官。

断桥芳草皆诗料,肯为伤春带眼宽。

[诗]-[] - 林朝崧

满地江湖独闭门,单车峻阪谢王尊。

屈身只可随龙蠖,清白还期示子孙。

短梦华胥天外国,馀年儋耳海南村。

回头往事真堪笑,十掷皆犍五木盆。

[诗]-[] - 林朝崧

莫言为庶尚清门,洒削椎埋世所尊。

五亩蓬蒿初谢客,一经耒耜欲传孙。

儒巾侠剑成长物,马磨牛宫在小村。

淡泊齑盐吾敢恨?

十年前已算牢盆。

[诗]-[] - 林朝崧

札札西风织妇机,江村秋尽尚炎威。

瓦盆绿泛邻翁酒,竹坞香飘野客薇。

闭户人今甘寂寞,定巢鸟亦倦高飞。

向来白眼揶揄者,为报尘氛已拂衣。

[诗]-[] - 林朝崧

一枕清凉值万金,千家栉比市尘深。

风过营柳闻嘶马,露浥檐花起宿禽。

众醉未停长夜饮,独愁谁见倚楼吟。

东南初日真须惜,容易流光到邓林。

[诗]-[] - 林朝崧

数椽聊托此身微,未老怀安是失机。

海鸟飞来风太恶,邻鸡啼罢日初晞。

污人黄土时遮扇,隔水青山待振衣。

犹有少年书剑在,那堪长掩故园扉。

[诗]-[] - 林朝崧

西山吹帽枕山行,曾访元方好弟兄。

别后又惊九秋半,到来深盼二难并。

词坛有约嗟离合,往事重谈感死生。

今夜月泉人满座,愿君诗酒尽欢情。

[诗]-[] - 林朝崧

才华纵横策治安,江湖沦落一儒冠。

神交数载凭文字,晤语移时吐胆肝。

热血少年消耗易,颓风故国挽回难。

愿君好继龙门史,藏向名山后代看。

[诗]-[] - 林朝崧

伊川被发久为戎,望绝英雄草莽中。

革命空谈华盛顿,招魂难起郑成功。

霸才无主谁青眼,诗卷哀时有变风。

击碎唾壶歌当哭,知君应不为途穷。

[诗]-[] - 林朝崧

懒向花丛秉烛游,旧旗亭地暂淹留。

题襟又得诗家秀,说剑难销酒后愁。

隔巷荒鸡催曙色,打窗落叶报新秋。

客中俱有还乡梦,昨夜星辰乞巧楼。

[诗]-[] - 林朝崧

幅巾入社少年时,谈吐风生五麈持。

多艺久谙大和字,惊人笔有小仓诗。

昂头报界应无敌,握手骚坛恨太迟。

已许异书亲口授,莫违相约惹相思。

[诗]-[] - 林朝崧

新蝉满树夕阳斜,半亩蔬香老圃家。

荚破鸟衔篱下豆,叶黄虫蚀陇头瓜。

途穷生事皆如此,世乱征徭未有涯。

况复春霖伤早稻,空仓枉自待鸣枷。

[诗]-[] - 林朝崧

刻画无盐费写生,瑶篇叠赠愧深情。

北山人或嘲充隐,南亩君胡慕力耕。

荒径几时寻蒋诩,酒杯此日忆公荣。

甲城绛帐围丝竹,想见玄谈娓娓清。

[诗]-[] - 林朝崧

竹树连云暮色苍,草堂樽酒话悲伤。

一家楚越书传雁,十载干戈劫换羊。

故物道南求犊鼻,行装驴背卸诗囊。

远游何似归耕好,身种胡麻妇种桑。

[诗]-[] - 林朝崧

只道长无再会因,相逢惊喜各沾巾。

客中昔是何年别,灯下今疑隔世人。

黄犬不归悲内史,黑貂已敝感苏秦。

横流那有安身地,斟酌家山共隐沦。

[诗]-[] - 林朝崧

秋水芙蓉诗品清,一时才子比肩行。

芒鞋访我离书局,樽酒留君赋晚晴。

云际风高飞鸟灭,林间路断小溪横。

望衡喜与庞家近,夜静常闻击柝声。

[诗]-[] - 林朝崧

自别南朝到北朝,小园赋就总无寥。

频年泪为亡琴洒,此日愁看玉树消。

塞外韦韝惭阀阅,辽东皂帽溷渔樵。

曲肱饮水应吾道,肯厌清贫陋巷瓢。

[诗]-[] - 林朝崧

旧雨经年约不违,草堂小住莫言归。

山中花木三春秀,门外风尘万事非。

茶话忘形宾与主,盘餐随意藿兼薇。

因君一下南轩榻,天上增光到少微。

[诗]-[] - 林朝崧

避俗幽居谷号愚,故人联步访农夫。

孟公酒态犹惊坐,介子文穷未弃觚。

经岁别离谈悃款,极天烽火动嗟吁。

樽前额手聊相庆,世乱吾徒免荷殳。

[诗]-[] - 林朝崧

悠悠七载别离心,山馆挑灯语夜深。

存没两行华屋泪,盛衰一曲雍门琴。

陇西已愧家声坠,建德难将乐土寻。

便合与君作沮溺,耦耕避世白云岑。

[诗]-[] - 林朝崧

剪烛西窗笑语欢,围炉促坐小团栾。

山林把臂来诸阮,风雨联床得二难。

喝雉狂呼消夜永,传杯剧饮敌春寒。

田家客似卿曹少,草具相留意未安。

[诗]-[] - 林朝崧

地僻无人扣竹关,农书一卷自林间。

荷锄良苦身偏健,抱瓮虽忙意郤闲。

采药直穷云起处,种瓜常到日西还。

几多幽事红尘外,莫怪终年不下山。

[诗]-[] - 林朝崧

世事纷然百不关,此身将老翠微间。

病疏把酒杯觞燥,懒废吟诗笔砚闲。

春水一竿垂钓去,秋云两束负薪还。

惭卿比似林君复,尚欠梅花种满山。

[诗]-[] - 林朝崧

耕馀有兴即看山,野老招邀每醉还。

散发经旬无奈懒,著书积寸不如闲。

诗情画意花三径,琴韵棋声屋数间。

闻道羊求欲相访,几回煮茗候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