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
章甫,林爽文事变时,曾募义军堵禦。嘉庆四年(1799)岁贡,三次渡海赴试,皆不中,遂设教里中。重修府学文庙时曾捐银赞助,其后担任董事。甫性嗜古,天分甚高。读书博采经子百家之菁华,究心诗学之源流正变。其后绝意仕途,课儿孙自娱,时人目为高士。诗文俱工。 章甫著有《半崧集》六卷。连横《台湾通史》著录作四卷、《台湾诗乘》作八卷。集中或赠答酬酢,或山水记游。作者屐痕所至,除台湾本土风光外,三次渡海赴试,于澎湖、福建所见,亦留载文字之中。全书依体裁大致分为六卷,前五卷为诗歌,第六卷为散文。王国璠台湾县学教梁上春,为其《半崧集》简编作序曰:「按半崧之诗,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五法俱备而不入俚……故非独五、七言律波澜壮阔、法度精严,如建大将旗鼓,虽八面受敌,无懈可击。其古诗之苍朴浑成,直截恺恻,寄浓于简淡之中,真有古乐府遗意。至如绝句、骈体、杂文,或以韵格胜,或以词气胜,要皆丽而有则,约而弥该,非出入于六朝诸家不辨。」章甫诗歌的风貌,大抵如此。然以其诗「不入俚」,少有咏歌民俗之作。今见《半崧集》为日治时期大正六年(1917)据嘉庆二十一年(1816)誊录的抄本,典藏于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删存原书之半,刊印成《半崧集简编》,为今日常见的版本。以下据国家图书馆台湾分馆的钞本为底本,参考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及台银本《半崧集简编》进行参校。(江宝钗撰)
以下是章甫作品集:
推荐诗词古文
- 送人贬信州判官
-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 移花遇小雨喜甚为赋二十字
- 忆
- 第一百七十七
- 水浒传 · 第二十七回 ·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 寓居刘仓廨中晚步过郑仓臺上
- 春望思旧游
- 得王介甫常州书
- 留别学人
- 东池
- 三涛美人寿为写墨荷应荷汀之索
- 客中月
- 过滁州邵少参
- 清平乐 · 朦胧月午
- 朝天子
- 题仲迟花裏寻诗图
- 集古听琴
- 孙氏曲水观鱼图
- 离夷陵移舟至水西将遵陆雾甚咫尺不辨舟人失津退数裏遇渡船引而至岸有山在蒙笼中乃观音臺也过姜诗村饭士门铺
- 兰陵王 · 其二春雨
- 大人和云楼底雪千峯楼头着寓翁梅方开萼绿桃已亚枝红斟浅偏劳劝眠迟不受烘锦城春在眼何暇问蚕丛时四川李制置
- 孟子义外
- 洞仙歌 · 石谷画《渔乐图》,书张子同《渔父词》五首于上,辄题二阕
- 送廷采还黄鹤山中三首
- 扈跸词三十二首保定候驾四首
- 太常引
- 寄宋君辅
- 金明池次宝月韵
- 会贾守邀许倅有感
- 送李给事中应庚
- 予致仕归因重葺下皋山庄以居偶诵宋马子才浩浩歌胸次洒然若有得遂次韵以道所怀
- 入庐山十五首
- 高丽扇
- 孤愤吟十三首
- 题孙氏遗墨轩
- 奉慈禅寺
- 题叶宾月图二首
- 永康
- 拟古二首
- 登第一山
- 平浪神祠感旧
- 十三澳诗
- 拜薛畏斋先生祠
- 迟徐九香不至有寄
- 杂兴十五首
- 次韵和麦召苃旅汕感怀
- 宜亭新柳其二
- 书事七首
- 嘲林和靖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