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入海河口几乎都有三角洲?
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穿过荒芜的沙漠注入地中海,在入海河口形成一片肥沃的土地。你也许会说那里像一枝玫瑰,不过古希腊人因其形状酷似字母“Δ”,所以称其为三角洲(即英文的delta),这个名称后来成为了河流出口处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带的地理名词。三角洲顶部指向河流上游,外缘面向大海。为什么在入海的河口会形成三角洲呢?
原来,河流入海时,一般因河口变宽以及受潮流等影响,水流逐渐分散,流速不断下降,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而淤积速率大于海洋动力的侵蚀速率,因而在河流入海处逐渐形成扇面状的堆积体。泥沙大量沉积的另一个原因是河流中有大量非常细的黏土,这些黏土往往以胶体状态存在,遇到海水时,在盐的作用下就会形成凝絮沉淀下来。随着堆积体逐渐露出水面,就形成了三角洲平原。世界上各大河的入海处,大都有一个三角洲,如恒河、尼罗河、湄公河、密西西比河等,中国的长江、黄河及珠江入海处,也有面积很大的三角洲。
其实,在入海河口不仅仅有我们看得见的陆上三角洲,在水下还有面积非常大的水下三角洲,它是陆上三角洲的延续。通常我们说的三角洲,除了陆上三角洲,还包括水下三角洲。对于一些大河三角洲,它的水下三角洲的面积往往超过陆上三角洲。如长江三角洲陆上和水下面积之比值为0.78。
但是,也有极少数河流的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如世界第二长的亚马孙河。由于河流含沙量低,河口水动力强,以及沿岸流的搬运,亚马孙河只在河口形成众多沙岛,未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转而成为喇叭形状的三角港。中国因潮涌而闻名世界的钱塘江,也因水体含沙量低,入海泥沙少,河口呈非常宽阔的喇叭形。强劲的涌潮水动力致使泥沙不易沉积,只有小部分淤积在钱塘江口,难以长高,仅在水面以下形成一道沙坎,无法形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