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远古的人类住什么样的房子?

漫步在现代化的都市中,看着形体各异、高低不同的建筑物时,你是否想象过数千年甚至数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学家将原始社会大致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指距今250万~1万年前,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在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力低下,需要能够遮风避雨、抵挡野兽甚至同类侵袭的场所。一开始,原始人选择穴居方式,将安全、隐蔽的山洞作为居住的场所。经考古发现,当时的原始人可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的概念。高大的洞穴往往成为聚餐的大厅,大厅的角落或较小的洞穴则是原始人的卧室,动物残骸等垃圾则堆聚洞口附近或其他的洞穴中。在中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考古学家就曾发现过集中的动物骨骼等残骸。

穴居时期的人类也曾经创造过非凡的艺术作品,法国拉斯科洞窟“公牛大厅”中的原始绘画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地的先民们用木炭和矿物颜料在岩壁上绘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也绘出一些包括连续的点、平行的线、拐成直角的折线等至今含义不明的抽象图案。除了穴居,在旧石器时代有些古人类还有巢居等习惯。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不同的族群开始相互交往。慢慢地,种植的谷物、养殖的家畜成为人们主要的食物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宗教的出现、部落的形成,穴居或者巢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们开始搭建各种功能不同的房屋,这样就形成了建筑群落。因为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宗教信仰也有不同,各个地区先民的房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在以半坡遗址为代表的中国原始群落中,居住区、墓葬区、手工业生产区等分区明确。房屋和大部分的窖穴、家畜圈栏以及儿童瓮棺葬群,集中分布在群落的中心。每片居住区里有一座大房子,那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所兼氏族成员的聚会场所,周围便是小的居室。居住区外,一条大防卫沟围绕四周。沟外北边是氏族的公共墓地,东边则是烧陶的窑址。房屋分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两种,其基本特征是:门道与屋室间有一道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槛,屋子中心筑有一个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墙壁都是用草泥抹成的。除了少数房屋呈方形和长方形以外,大多数房屋呈圆形,直径一般为4~6米,墙壁多用密集插排的小木柱编篱涂泥做成。

干栏式建筑则是中国河姆渡文化早期的主要建筑形式。干栏式建筑的营建过程大致先后经历打桩式和挖坑埋柱式两个阶段,它以桩木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架空的建筑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成为干栏式木构建筑,它是原始巢居的直接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