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为什么中国早期的古建筑保存下来的那么少?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材料,易朽易燃,也易遭拆毁,早期建筑大多就是被拆除、焚毁或者夷为平地再重建的。故而年代越早的古建筑保留下来的越少。

自秦末项羽焚毁咸阳宫殿起,毁弃前朝皇家建筑成了推翻社稷、改朝换代的象征性行为。即使不予焚毁,也必要拆除重建。直到清兵入关,作为通古斯游牧民族的满人对汉族皇家建筑非常敬畏,非但未拆毁,反而全盘继承沿用下来。因此,中国今天看得到的古建筑大多是明清遗存。之前幸存下来的古建筑有3/4在山西省境内,原因是那里属于山区,远离交通干道,古建筑毁于天灾人祸的几率稍微低一些。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为榫卯构造,类似于现代建筑的预制拼装,构件拆卸、搬运方便。所以,许多建筑虽然没有在原址原貌存留下来,但可能它的主要木构件还存在于后世的建筑中。比如唐代长安建筑被拆卸后,木构件被沿黄河运往洛阳、开封等地,用于建造新的皇家建筑;再如明朝初拆除元大都宫殿后,拆下来的木构件被用于明代北京宫殿的建造等。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料呢?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料是相对于西方建筑而言的。西方的人、神世界是两个分立的系统,教权的地位在皇权之上,而中国古代始终是世俗社会,宗教从来没有占据统治地位,人、神之间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分立,皇权一直是至高无上的。于是,西方建筑的神庙、教堂、宫廷都向往奉献神灵的永恒境界,他们在很早以前就选择以石材取代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一栋建筑往往要经历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如教堂)方能建成。但是,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建筑主体没有采用石材、追求永恒的内在欲求,再加之便于取材、易于施工、可快速建成等诸多缘由,使得木材成为中国古人建造房屋的首选。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木材在古代的阴阳五行中属阳性,阳宅明堂用木吉利祥和,阴宅坟墓才以砖石(阴性)为主建造。木材导热系数比金属、砖石都小得多,体触感也比砖石温润舒适得多,中国古代建筑多用木料、以木构为主体是合乎情理和习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