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的城池一定能守住吗?
虽然攻城很难,但在战争中有时候非攻城不可,因此,许多攻城的器械应运而生。
公元前9世纪,亚述帝国的军队擅长攻城,他们最得力的器械就是“攻城槌”。这是一根巨大的圆木,带有铜帽或铁帽,悬在塔楼中的锁链上,塔楼下有轮子可以移动,使用时在城外筑一个斜坡,使攻城槌从坡上冲下,借其势能撞破城墙。后来这种方法被波斯人学了去,古罗马人又从波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攻城槌。
中国历史上没有人使用过攻城槌,但也出现过多种攻城的器械,如云梯、巢车、吕公车等。
云梯并不仅仅是一架高耸入云的梯子,它实际上是一辆巨型战车,人藏在车内推车前进,车后斜置可折成两段的梯子,靠近城边的时候,上段翻转,斜搭在城头上,士兵就可以沿着梯子爬上城头。此外,类似的器械还有行天桥和搭天车,它们的作用和云梯差不多。
巢车则是侦察工具,在平板车上升起两根高竿,高竿顶端,一间小房被绳子缚在高空,人藏在房中,就可以居高临下地观察城中的情况。
吕公车是一种构造比较先进的高层攻城车,它创制于元代末年,分成5层,最上端和城墙顶端差不多高,躲在底层的士兵在车里推行前进,待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持器械掘凿城墙,待在第四层的士兵持兵器攻城,待在第五层的人则可以直扑城头,攻入城内。明代吕公车使用较多,但这种车本身目标较大,前进过程中如果被城上的远射器械摧毁,就起不了作用了。
挖地道也是常用的方法,攻方把地道挖到城墙下后,先用木头撑住地道,然后烧掉木头,城墙下方失去支撑,就会坍塌。有了炸药后,攻方就可以把炸药送到地道里,炸塌城墙。太平天国军队就多次使用这种方法攻破清军的城墙。
攻城时,攻城部队往往会携带各种攻城器械蜂拥而上,在距城一两百米处围城驻营,迅速架设远距离攻击器械攻击城防设施,并架设望楼、巢车侦察城内军情,准备铺桥过护城河。守城部队则利用弓弩、抛石机等射杀敌方人员,摧毁器械,尽可能在敌人接近城墙之前歼灭其有生力量。等敌人到了城下,还会再调动防守力量,注意敌人企图,用准备好的手段将其挫败。
一般来说,除了天时、地利、武器等诸条件外,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谋略和士气也是很重要的,它们往往可以决定一座城池的得失。
在火炮发明之前,攻城时除了直接进攻,更常用的方法则是围困,等着守军消耗完粮食、医药等物资以后再令其向攻城者屈服。不过,这样做,进攻方需要有足够的资源和时间。正因为如此,有时攻城方也采用极端的方法,比如历史上蒙古军队西征时,曾把染鼠疫而死的人、畜用抛石机抛入黑海之滨的卡法城中,不仅使卡法人染上鼠疫,还引起欧洲的鼠疫大暴发。相比之下,利用内应和采用迂回策略则要巧妙得多。例如,明初开国名将常遇春进攻衢州时,强攻难克,便利用降将做内应,从小西门攻入城内,取得了胜利。再如,蒙古人和金人交战时,成吉思汗就曾率军进攻居庸关,久攻不下便从紫荆关绕到涿州,再从小道占取南口,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后终告成功。
【发散思维】为什么城市防御时要在城墙外设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