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不断地发射昂贵的新型军用通信卫星代替旧的呢?
我们看一看它们的能力就可以知道。
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射的第一代“军事星”军用通信卫星,传输“战斧”巡航导弹的任务命令需要100秒,传输1.1兆比特大小的空中任务命令需要1.02小时,传输一幅光学成像侦察卫星拍摄的图像(24兆比特)需要22.2小时;而用2001年发射的第二代“军事星”传输相同大小的信息分别只需花0.16秒、5.7秒、2.07分钟;用2012年发射的“先进极高频”卫星传输相同的信息分别仅用0.03秒、1.07秒、23.6秒。传送雷达图像需要更高的传输速率。如果要传输“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拍摄的雷达图像,用“军事星”需要4天多,用“先进极高频”卫星只需2分钟。我们可以想象,在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如果发现敌人后要等几天才看到图像,或者下一个命令要几十分钟才能动作,恐怕早就失去战机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和其他军事大国不断努力发射新型军用通信卫星的原因。
根据用途不同,军用通信卫星可分为战略通信卫星和战术通信卫星。目前,在军队的现实需求牵引下,军用通信卫星正向着战略通信与战术通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按频率分,军用通信卫星可分为特高频(300~3000兆赫)、超高频(3~30吉赫)和极高频(30~300吉赫)三类。特高频卫星信号穿透性和终端实用性强,接入有保证,所以主要使用在军事行动初期及恶劣环境条件下,如战术通信,尤其是舰船的移动通信,但它易受干扰;超高频卫星比特高频卫星抗干扰能力强;极高频卫星波束窄,容量大,抗干扰和抗截收能力最强,能为部队提供保密、抗干扰通信,可减少受核爆炸影响出现的信号闪烁和衰落,能大大缩小和减轻系统使用的部件尺寸和重量,具有支持全面战争的能力,是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