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十万个为什么 > 植物卷

中国古代有街道树吗?

我国行道树栽植,很早就是一项制度。

《周礼·秋官司冠第  五》载:“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这就说明,早在周朝就设有野庐氏的官职,专管驰道两旁树木的种植与栽培,还供给行人的住宿与饮水。春秋战国时,不少诸侯提倡在行道两旁种树,以美化环境。《左传·襄公九  年》载:“襄九年,晋伐郑,杞人、倪人从赵武、魏绛斩行栗。” 据后人解释说,魏绛为新军将佐,行栗者,道路两产的栗树。

《诗经·郑风·东门之土单》云:“东门之栗。”这一记载表明,早在春秋时代行道树栽植已初具规模。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曾命 令在道旁植树。据西汉政论家贾山《至言》中记载:“秦为驰道 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 此也。”秦朝以后,行道树的树种选择以适应性强、枝叶茂盛、遮荫幅度大的槐、榆、柳树为主。在隋唐时代,行道树栽植不 但规模壮阔,而且对行道树的保护也是很严格的。在唐朝还出现 了一个保护行道树有功的县尉。元、明、清也都重视行道树栽 植。清代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一书中描绘说:“清 时官道,宽数十丈,两旁树柳,中杂以槐。官道六百余里,两旁 古柳参天,绿荫幂地,策骞而得,可数里不见烈日。”足见清代 的林荫大道已有相当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