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陆游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病起书怀二首】

陆游 - []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二首】翻译文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后才能盖棺定论。

希望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网友完善【病起书怀二首】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病起书怀二首】拼音版/注音版

bìng qǐ shū huái。

病起书怀。

lù yóu。

陆游。

bìng gǔ zhī lí shā mào kuān,

病骨支离纱帽宽,

gū chén wàn lǐ kè jiāng gān。

孤臣万里客江干。

wèi bēi wèi gǎn wàng yōu guó,

位卑未敢忘忧国,

shì dìng yóu xū dài hé guān。

事定犹须待阖棺。

tiān dì shén líng fú miào shè,

天地神灵扶庙社,

jīng huá fù lǎo wàng hé luán。

京华父老望和銮。

chū shī yī biǎo tōng jīn gǔ,

出师一表通今古,

yè bàn tiǎo dēng gèng xì kàn。

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二首】注释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hé)棺:指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和銮(luán):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诗中代指“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景象。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网友完善【病起书怀二首】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病起书怀二首】评析

《病起书怀》载于《剑南诗稿》,为宋代诗人陆游被免官后于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四在成都所作的诗作。这首诗从衰病起笔,以挑灯夜读《出师表》结束,所表现的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永不磨灭的意志。其中“位卑”句不但使诗歌思想辉,而且令这首七律警策精粹、灵光独具,艺术境界拔人一筹。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这首诗贯穿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华子民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百姓与国家的血肉关系。“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传世警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爱国志士爱国之心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它能历尽沧桑,历久常新的原因所在。诗人想到自己一屡遭挫折,壮志难酬,而年已老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慨叹和感伤;但他在诗中说一个人盖棺方能论定,表明诗人对前途仍然充着希望。

首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

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这两句使我们看到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一颗忠心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光明磊落、心地坦荡,所以他对暂时遭遇的挫折并不介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是一定会对一个人做出恰其分的评价的。但是诗人并没有局限于抒写自己的情怀,而是以国家的大事为己任。

颈联“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宕开一笔,抒写了对国家政局的忧虑同时呼吁朝廷北伐,重返故都,以慰京华父老之望。在这里诗人寄托了殷切的期望:但愿地神灵扶持国家,使过大民众脱离战火,安乐昌盛。

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

网友完善【病起书怀二首】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病起书怀二首】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病起书怀二首】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病起书怀二首】辑评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纤丽处似淮,雄慨处似东坡。

网友完善【病起书怀二首】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陆游 - []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列,因论恢复,为桧黜落。桧死,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始为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绍兴三十年(1160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五》)。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迁大理寺司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一》)兼宗正簿。宋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十九》)。因论龙大渊、曾纯甫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1165年),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魏公用兵论罢。干道六年(1170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十三·入蜀记》)。干道八年(1172年),应王公明辟,为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1175年),范石湖帅蜀,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十四·范待制诗集序》)。淳熙三年(1176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淳熙五年(1178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淳熙六年(1179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十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淳熙十三年(1186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淳熙十五年(1188年),召除军器少监。宋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复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十二·五十四》)。闲居十馀年。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泰三年(1203年),宝谟阁待制致仕。开禧三年(1207年),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1210年)卒,年八十五。放翁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与尤遂初、杨诚斋、范石湖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著作繁富。今存诗九千馀首,其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亦不乏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及诗篇,但亦富气吞残虏之概。杨升菴谓“放翁辞,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著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南唐书》、《老学菴笔记》等。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九十五·陆游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病起书怀二首|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陆游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