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狐奔鼠窜(hú bēn shǔ cuàn)的解释说明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狐奔鼠窜的出处/典故
宋书·《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英烈传》第二十一回:“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窜退去。”狐奔鼠窜的例子
狐奔鼠窜的补充资料
狐奔鼠窜
狐奔鼠窜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húbēnshǔcuàn,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出自《索虏传》。
出处
宋书·《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英烈传》第二十一回:“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窜退去。”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狼狈逃窜的样子。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豫州是后魏与宋国的边境,边境百姓深受战争之苦,两边的盗贼趁着战乱窜到对方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魏刺史北井侯库辰树兰责怪宋打击盗贼不力,宋刺史南平王刘铄则认为是宋征讨盗贼,他们才狐奔鼠窜逃到魏方寻求保护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