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君辱臣死(jūn rǔ chén sǐ)的解释说明
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君辱臣死的出处/典故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君辱臣死的例子
“~”,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君辱臣死的补充资料
君辱臣死
君辱臣死,汉语成语,拼音是jūnrǔchénsǐ,意思是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出自《国语·越语下》。
成语出处
《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旧礼教规定。
示例
《旧唐书·李靖传》:“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君辱臣死”,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成语辨析
【近义词】:主辱臣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