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佩韦佩弦(pèi wéi pèi xián)的解释说明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佩韦佩弦的出处/典故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佩韦佩弦的例子
佩韦佩弦的补充资料
佩韦佩弦
佩韦佩弦,汉语成语,拼音是pèiwéipèixián,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出自《韩非子·观行》。
成语出处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自我警戒
示例
西门豹为战国时魏人,《史记·滑稽列传》有传。在邺令任上,他惩治借祭河神而残害民女搜刮民财的地方污吏及巫婆等,大快人心,表现出疾恶如仇、刚烈耿介的性格。为告戒自己少犯性急之病,他身佩牛皮以自警。
董安于为春秋末晋国五卿之一赵鞅(即故事中追赶后来被东郭先生藏进口袋的那只狼的赵简子)的家臣。他擅长建筑,原晋阳城就是他设计并督造。自以为性情舒缓,故佩弓弦在身以自励。辅佐赵氏十几年,后在晋国内乱中为保国家安定而自缢身亡。
朱自清以“佩弦”为字,盖取其意也。他一生勤勉,精于治学,著述甚丰。以“秋实”为号倒也“号副其实”。这“秋实”不能不说和“佩弦”有紧密的联系。没有佩弦的自励,恐怕也就没有这累累的秋实吧。
清人张溥《五人墓碑记》中记载的抗击魏阉“激于义”而死的五义士中,就有一人名颜佩韦。从“佩韦”可推知此人的性格爽直,属“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类的义士。虽以佩韦为名来警戒自己,但在阉党擅权作乱之时,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正义之火,故而挺身而出,声张正义,以至献身。令四方之士“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