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披坚执锐(pī jiān zhí ruì)的解释说明
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披坚执锐的出处/典故
《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披坚执锐的例子
~,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 ★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披坚执锐的补充资料
披坚执锐
披坚执锐,汉语成语,读音是pījiānzhíruì,意思是指将领亲赴战场打仗,形容全副武装。出自《战国策·楚策》。
成语解释
通“披”,穿着;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锐利的兵器。穿上坚固的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将领亲赴战场打仗。形容全副武装。
成语辨析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结构:联合式成语
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befullypreparedforbattle
日语翻译よろいを着け武器(ぶき)をとる
正音:锐,不能读作“shuì”。
被,不能读作“beì”,而应读作“pi”。
辨形:坚,不能写作“竖”。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实例
披坚执锐,虽未经于戎行;制胜伐谋,亦常习于事业。——唐·刘禹锡《请赴行营表》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请问师期,将悉四境之内,选士三千人,以从下吏。勾践愿披坚执锐,亲受矢石,死无所惧。”
成语出处
西汉末年·刘向《战国策·楚策》:“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项梁和项羽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起兵反秦,秦朝大将章邯派王离、涉间率军围困赵国,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去救赵国。宋义到安阳后不进军,对项羽说:“披坚执锐不如你,运用计谋你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