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的解释说明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出处/典故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例子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明·赵弼《两教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补充资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解释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的。再艰难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的行动必有所成。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褒义词
例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这些事情做不好,理想就只是空谈。
近义词
跬步千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志者事竟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反义词
好高骛远、囫囵吞枣
出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他主张:处理问题要在它未发生以前。治理国家要在未乱之前。合抱的大树是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是一筐一筐泥土砌成的,千里远的行程是从脚下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