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qǔ é dài zhī)的解释说明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取而代之的出处/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取而代之的例子
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耳。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取而代之的补充资料
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解释
1.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2.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而:就;之:代体某一个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成语结构
连动式
成语辨析
近义词:改朝换代
反义词一如既往、一概如往
成语用法
用法
多用于人或事物;一般作谓语、宾语。
示例
清帝方今玩于彼股掌之上,及其时则~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十六回
例句
您可以在真正安装时,用linux的分区工具来删除当初预留的分区,再用linux的分区取而代之。
Youcandeletetheplaceholderwiththelinuxpartitiontoolslaterduringtheactualinstall,andreplaceitwithlinuxpartitions.
在地震袭击开始的前几个小时里表现出的惊慌失措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期望平静的混合。
Thepanicsthatcharacterizetheearlyhoursaftertheearthquakestruckhassubsided,replacenowbyamixtureofshockandquietpurpose.
但是,既然这是你自己的电影,你当然也可以选择删除那些奇怪的内容,以一帆风顺、祥和如意的故事取而代之。
Butthen,asitisyourownmovie,youcanalsochoosetoeditouttheoddcontentandreplaceitwithataleofsteadysuccessandcalmcontentment.
我还记得汤姆买到这把心爱的“耳乐彼客”系列二低音吉他的情景--我打趣说,我怕他将我踢下床,用这把乐器取而代之。
Irememberedwhentomhadboughthisbelovedalembicseriesiibass--IhadteasedhimthatIfearedhewouldkickmeoutofbedandreplacemewiththemusicalinstrument.
斯波伯与威尔森不仅通过对西方古典修辞的解读和批判向语用学的其它理论观点发难,而且直接向修辞学界建议放弃业已“陷于两难境地”的修辞学科重构,用关联理论取而代之。
Notonlydosperberandwilsontaketoreinterpretingclassicalrhetoricasameansforchallengingthevalidityofothertheoreticalperspectivesinpragmatics,theydirectlycalluponcontemporaryrhetoricianstoabandontheir"doomed"efforttoreconstructtheirowndiscipline,andtoreplacerhetoricaltheorywithrt.
成语故事
原文
“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②,故姓项氏。
项籍③少时,学书④不成,去⑤;学剑,又不成。项梁⑥怒之。籍曰:“书,足⑦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⑧。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当初起兵反秦时,年纪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大将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jian)杀死的。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将领,封在项地,所以姓项。项籍年轻时,学习文字知识没学成,离开,去学剑,又没学成。项梁很生他的气。项籍说:“学文字能够记写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学剑只能对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对抗万人!”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很高兴,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没学完。项梁曾经因罪案受牵连,被栎(yuè,悦)阳县逮捕入狱,他就请蕲(qí,齐)县狱掾(yuàn,愿)曹咎写了说情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事情才得以了结。后来项梁又杀了人,为了躲避仇人,他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吴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项梁。每当吴中有大规模的徭役或大的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做主办人,并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项梁与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乱说话!这是要灭族的!”项梁因为这件事认为项籍很不一般。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的子弟,全都畏惧项籍了。
注释
①下相:秦地名,今江苏宿迁西南。
②项:古地名
③项籍:项羽。项羽名籍,字羽。
④书:指古书典籍,被项籍曲解为仅仅是识字记名姓。
⑤去:抛弃。
⑥项梁:项羽的叔父。
⑦足:只要,足够。
⑧竟学:学习完成。竟,完毕,最终。成语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终能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此指“完毕”。《屈原列传》:“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又,“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这两个“竟”均解释为“最终”。
故事
讲到项羽少年时的一段故事:
秦始皇灭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秦朝。他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各地。
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在今浙江),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经过南江(今江苏吴县附近)时,大路两旁伫立着无数观看的人群。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项羽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彼”,即“他”,这里指秦始皇的统治、权势和地位“可以夺取过来并且代替他!”
项梁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急忙伸手去捂住项羽的嘴,小声责备他道:“别乱说!你不怕全家合族都要杀头吗!”但是,项梁却也暗暗赞赏他这个小侄子的胆识。原来项梁也早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推翻秦朝、恢复楚国的事,不过他没有透露罢了。后来他叔侄俩就在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投入了反秦的战斗。
“取而代之”就是来源于上述的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