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嗜痂之癖(shì jiā zhī pǐ)的解释说明

嗜:喜爱;痂:疮口结的硬壳;癖:积久的嗜好。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

嗜痂之癖的出处/典故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嗜痂之癖的例子

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 ★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嗜痂之癖的补充资料

嗜痂之癖

嗜痂之癖,汉语成语,拼音是shìjiāzhīpǐ,意思是原指爱吃疮痂的癖性。后形容怪癖的嗜好。出自《南史·刘穆之传》。

成语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

成语典故

典出《唐·李大师、李延寿·南史·卷十五·列传第五·刘穆之传》:“邕性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痂落在床,邕取食之。灵休大惊,痂未落者,悉褫取饴邕。邕去,灵休与何勖书曰:“刘邕向顾见噉,遂举体流血。”南康国吏二百许人,不问有罪无罪,递与鞭,疮痂常以给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四·罗刹海市》:“花面逢迎,世情如鬼。‘嗜痂之癖’,举世一辙。”

南朝刘邕性喜食痂,感其味似食鳆鱼。一日,邕拜望正患疮疾之友孟灵休,见床上颇多落痂,辄取而食之。休感心惊,便将其身上未剥落之疮痂,尽数剥下贻之,致使疮口复流血矣。后邕命所属南康郡之二百多名官吏,不论有无罪愆,每人须轮番挨鞭,致伤以成痂,供其食用也。

附注:鳆鱼,即鲍鱼。

示例

但他却可以有几条希望,就是望吃菜的没有“嗜痂之癖”。(鲁迅《热风·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成语用法

作宾语;形容怪癖的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