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太岁头上动土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太岁头上动土 (tài suì tóu shàng dòng tǔ)的解释说明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太岁头上动土 的出处/典故

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

太岁头上动土 的例子

太岁头上动土 的补充资料

太岁头上动土

“在太岁头上动土”是中国的一句老话,它表明一种文化忌讳。过去人们认为,不信这种忌讳,真的会招致灾祸。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遂填,其肉随填而长。丰惧,弃之,经宿,长塞于庭。丰兄弟奴婢数日内悉暴卒,唯一女存焉。”《广异记》中也说:晃良贞不怕鬼怪,每年者要在“太岁”头上挖土,有一次挖出肉块,用鞭子打了几百下,扔到大路上了。当夜有人看见有些神人骑马坐车来慰问那肉块,并问:“太岁兄,你为什么受他辱打而不报仇呢?”回答是:那人血气方刚,我也没办法。天明后“太岁”就不见了。在中国民间,“太岁”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一种能在冥冥之中支配和影响人们命运的力量。它无影无踪,而又无处不在。其实,“太岁”实际上是古代人假设的一种天体,作为一种具体的生物,“太岁”是真实存在的。

简介

古代把天上黄道分为十二等分,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而行,叫做十二辰,而岁星正好十二年行一周天(木星实际公转周期是十一点八六二二年),因此就用岁星来纪年,而有十二星次的名称。十二星次是“星纪”(丑)、“玄枵”(子)、“诹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要纪哪一年,就将岁星写在哪个星次上。

如“岁在星纪”、“岁在玄枵”等是,这叫“岁星纪年法”。由于岁星运行的方向是由西而东,逆时针方向而行,与实际生活由东而西的习惯不合,天文家为了方便,就假设出来一个与岁星反方向而行的“假岁星”,叫做太岁,与十二辰配合起来,用以纪年。而在每一辰都有一个太岁名。这叫“太岁纪年法”,要纪哪一年,就将太岁写在哪年的太岁名上。由于太岁配十二辰有东西南北的方位,“必察太岁所在”(《史记》天官书)的结果,衍生出一种迷信。就是相信太岁所在为凶方,忌动土(包括掘土建筑或迁徒房屋等等)。俗谚所谓“太岁头上动土”,究其真义,乃是太岁星当头,不宜动土的意思。

这里的太岁与民间发现的“太岁菌”毫无关联。这句话后引申为招惹强大的对手。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难岁篇》:“移徒法日:‘徒抵太岁凶,伏太岁亦凶’。”

太岁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年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之一。

据史料记载,太岁是古人假定的一个天体,它和岁星(木星)运动速度相同,而方向相反,

太岁到了哪个区域,相应的就在哪个方位地下有一块肉状的东西,它就是太岁的化身,在这个方位动土就会惊动太岁。所以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会有灾祸”的由来。

而实际上的“太岁化身”确有其物,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

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近些年来,中国各地不断有发现该种生物。

详细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鸡蛋碰石头,比喻触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有时也用来比喻敢于攻破科学禁区的精神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