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的解释说明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滔滔不绝的出处/典故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滔滔不绝的例子
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滔滔不绝的补充资料
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汉语成语,拼音是tāotāobùjué,意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出自《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
成语解析
【近义词】源源不断
【反义词】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成语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
示例
1、《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韩道国﹞但遇着人,或坐或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2、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六八回:陈宫保倒着实和秋谷谈了一回,见秋谷口如悬河的滔滔不绝,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
3、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
4、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三十二回:“张继问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议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张继一毫不懂,连声称是而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