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补阙拾遗(bǔ quē shí yí)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补阙拾遗(bǔ quē shí yí)的解释说明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补阙拾遗的出处/典故

《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

补阙拾遗的例子

其次扬清激浊,能~。 ★《明史·孙磐传》

补阙拾遗的补充资料

补阙拾遗

补阙拾遗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ǔquēshíyí,意思是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用法

作谓语、宾语;

解释

官名。唐代谏官名。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置补阙、拾遗,分左右,左属门下省,右属中书省,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合称“遗补”。补阙位从七品上,拾遗位从八品上。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均曾担任拾遗,后人因称为陈拾遗、杜拾遗。

出处

《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阙,礼之大者也。”

《晋书·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新唐书.百官志二》:“门下省有......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又“(中书省有)右补阙六人,右拾遗六人,掌如门下省”。

《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阙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