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习焉不察(xī yān bù chá)的解释说明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习焉不察的出处/典故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习焉不察的例子
习焉不察的补充资料
习焉不察
习焉不察,汉语成语,拼音是xíyānbùchá,意思是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出自《孟子·尽心上》。
成语解释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宋·张淏《云谷杂记·取进止》:“当栖楚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是也。而不晓文义者,习焉不察,概谓有旨为进止,如堂底所载,凡宣旨皆云有进止者,相承之误也。”
成语典故
《孟子·尽心上》
【原文】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译文】孟子说:“做了而不明白,习惯了而不觉察,一辈子走这条路,却不知道那是条什么路,这种人是一般的人。”
【读解】
孟子所说的“众也”在黑格尔的哲学中,是处于“自在”状态尚没有达到“自为”程度的人。所谓“自在”,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已认识自己;所谓“自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当然,这个“自在”的概念,不是我们平常所说“自由自在”的意思,而是指在当今社会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所谓“习惯成自然”,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能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呢?“认识你自己!”古希腊智者这样提醒过我们,当你每天“随波逐流”时,有没想过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