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夏五郭公(xià wǔ guō gōng)的解释说明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夏五郭公的出处/典故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夏五郭公的例子
夏五郭公的补充资料
夏五郭公
夏五郭公,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wǔguōgōng,意思比喻文字脱漏。出自《春秋》。
成员出处
《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文字脱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