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掩人耳目(yǎn rén ěr mù)的解释说明
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掩人耳目的出处/典故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掩人耳目的例子
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掩人耳目的补充资料
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réněrmù,意思是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骗别人。出自《大宋宣和遗事》。
成语出处
《大宋宣和遗事》亨集:“虽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成语辨析
【近义词】欲盖弥彰、偷天换日、瞒上欺下
【反义词】原形毕露、真心实意、光明磊落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必须假手他人,死于道路,方可~。◎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二回
宋司马光《赈赡流民札子》:“仰子细告谕:在京难以住泊,令速往近便丰熟州军存活者。臣窃思之,如此处置,欲以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则可矣,其实恐有损无益。”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夫千里劳师,跋涉日久,岂能掩人耳目?”
明沈鲸《双珠记·奏议颁赦》:“吉凶不能掩人耳目,朕心无任戒惧。”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随改换装束,好掩人耳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