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义形于色(yì xíng yú sè)的解释说明
形:表现;色:面容。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义形于色的出处/典故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义形于色的例子
吴荪甫“~”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茅盾《子夜》五义形于色的补充资料
义形于色
义形于色,汉语成语,拼音是yìxíngyúsè,意思是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
成语解释
形:表现;色:面容。
成语出处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成语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沉不住气。
示例
茅盾《子夜》五:吴荪甫“义形于色”地举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边上猛击一下。
《三国志》卷六十一.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於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严致和又拿出五十两银子来交与,二位义形于色去了。
《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大家诺诺连声,义形於色,又痛骂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
成语故事
魏文帝称帝,陈群面带愁容,文帝问他:“朕顺应天命即位,你为什么不高兴?”陈群回答说:“臣和华歆铭记先朝,现在虽然欣逢盛世,但是怀念故主恩义的心情,还是不免要流露出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