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zhī zhǐ bù dài)的解释说明
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知止不殆的出处/典故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不殆的例子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仁,知足不辱,~。 ★明·赵弼《两教辨》知止不殆的补充资料
知止不殆
知止不殆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指君主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成语解释
要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成语出处
原文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注译
名与身孰亲? 名:名声;名望。《陈情表》:“本求宦达,不矜名节。”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身。”《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亲近;接近。《荆轲刺秦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身与货孰多? 身: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身。”《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货:物品;货物。《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财货,好美姬。”《促织》:“昂其直,居为奇货。” 多:称赞;赞美。《五蠹》:“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汉书·霍光传》:“众庶莫不多光。”
得与亡孰病? 得: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得楚乎?” 亡: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病:担忧;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甚爱必大费 甚:很;非常。《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糜之者甚多。” 爱:爱惜.《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结合前文,此处指爱惜名誉) 费:花费资财;耗费。《过秦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
多藏必厚亡 多:数量大。《登泰山记》:“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论语>十则》:“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藏:收藏;保存;贮藏。《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伶官传序》:“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结合前文,此处指贮藏财货) 厚:多;重。《荆轲刺秦王》:“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亡:丢失;失掉。《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六国论》:“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足: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兰亭集序》:“快然自足。” 辱: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止:中止。《〈论语〉十则》:“臂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殆:危险。《论语》:“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名望和生命谁更值得亲近呢?生命与财货谁更值得赞美呢?得到与失去谁更值得担忧呢?过分爱惜名声就要付出很大耗费,过多贮藏财物一旦损失也必然巨大。所以,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的平安。
作者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道家哲学
据统计,在《老子》中,“知止”凡3见,分布于2章中。
第二十一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联系本章的前段,此文的意思是说,当初建立了分封制,你们(侯王等)都有了名分。名分既然有了,就应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灭顶之灾。从而可以看出,老了这单是要侯王等统治者“知止”。
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对此句,前面己作了分析。“知止”与“知足”义近,“知足”而后“知止”。“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意思是说,只要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什么危险。这样一来,才能使自己的宝座和身体安然无恙。
从以上两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子要他们“知止,的是侯王等统治者,而不是广大劳动人民。在老子看来,备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劳苦一生,终不得温饱,有什么“知止”可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