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众怒难犯(zhòng nù nán fàn)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众怒难犯(zhòng nù nán fàn)的解释说明

犯:触犯、冒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

众怒难犯的出处/典故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众怒难犯的例子

你们来意甚善,只是~,赶快去吧。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众怒难犯的补充资料

众怒难犯

众怒难犯,汉语成语,拼音是zhòngnùnánfàn,意思是群众的愤怒不可触犯,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情。出自《左传·襄公十年》。

成语解释

犯:触犯、冒犯。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表示不可以做群众不满意的事。

示例

你们来意甚善,只是众怒难犯,赶快去吧。(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

成语故事

郑简公初年,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si)。大夫尉止与子驷平素不和,后又因子驷改革产生矛盾,便于郑简公三年(前563年)纠集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廷,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司徒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没有被杀。其后,子产与其堂兄弟公孙虿(字子蟜,子太叔之父)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此后,子孔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他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子孔不同意,说:“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大伙发怒就烧了它,就变成大伙当政,国家不是很为难了吗?”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会成功的,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考虑到大夫们的情绪,听从他们的意见啊!”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于是郑国安定下来。

其中,“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一句,子产表述为“众怒难犯”,这便是本成语的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