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犯而不校(fàn ér bù jiào)的解释说明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犯而不校的出处/典故
《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犯而不校的例子
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犯而不校的补充资料
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汉语成语,拼音是fànérbùjiào,意思是指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自先秦·孔子《论语·泰伯》。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成语用法
复杂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惠养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
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