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春秋无义战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春秋无义战 (chūn qiū wú yì zhàn)的解释说明

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春秋无义战 的出处/典故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 的例子

古人说:“~。”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春秋无义战 的补充资料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指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乎义的战争。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1)不相征也

注释

(1)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敌”在这里不是“敌对”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示例

古人说:“~。”于今帝国主义则更加无义战,只有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有义战。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孙子对其看法

孙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对战争的认识无疑也比一般人要深刻。春秋无义战,在当时,各国诸侯为了争霸,频频发起挑衅,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和平既然不可能实现就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战争,重视战争,以保存自身。因此,孙子在《孙子兵法》一开篇就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对战争的看法是非常严肃的,在他眼中,战争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

本人看法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这段话出自《孟子·尽心下》  ,意思是“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  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本人认为这里的“敌国”不是“敌对的国家”的意思,而是“地位相当的诸侯国的意思”。  这是孟子表达他对春秋时战争的看法的话,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  也是其政治观的体现。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一章的解读是:“  《春秋》每书诸侯  征战之事,必加讥贬,以著其擅兴之罪,无有以为合于义而许之者。但就中彼善于此者则有之,如召陵之师之类是也。”  我以为朱熹对孟子思想的把握是准确的。他在此并未细作训诂,而是阐发这  当中的义理。春秋不同于其他史书如“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单纯地记述史实,而是融入了孔子自己的感情看法,  绳之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也即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  ,用以褒善贬恶,拨乱反正,故而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因此,  《春秋》在记述战争时历来是立场态度十分鲜明的,那就是讥刺不合礼法,不合道义的战争和罪恶,  没有合于道义而  加以赞许的情况。朱熹进而解释孟子“彼善于此,则有之矣”之意,举了“召陵之师”为例。  “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楚国(当时被认为是蛮夷之国)北上扩张,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

而且取得和平胜利的一次行动,所以朱熹引为范例。  孟子的思想,究其根本,还是来自孔子。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儒家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  。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  ,所以“敌国不相征”。所以明人有云“圣经不与诸侯之师,以其不知有王也”  ,而朱熹所说“以著其擅兴之罪”也正是这个意思。所谓“擅兴之罪”也就是“不知有王”之罪。  然而《春秋》对不同战争的评价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有褒有贬的。正如董仲舒所说是:“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  南怀瑾先生就认为《春秋》这本书并不是非战论,相反的,它特别强调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认为战争应当是为义而战,  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的战争哲学,所谓“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仇”。所以孟子自己也说“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比如它对齐吴艾陵之战,就采取贬低的态度,对于郑人伐卫,楚公子申伐郑等战争,则采取赞同态度。这是就具体的事情而言的,  然而并不能改变孔子对春秋诸侯战争的总体看法,  并不能改变“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事实,所以孟子说虽然“彼善于此,则有之矣”,然而终究还是“春秋无义战”。  春秋之时,诸侯之间兼并和争霸的战争此起彼伏,周天子被彻底架空,是一个所谓“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混乱时代,历史文化的破坏,政治道德的没落,都十分严重。在春秋二百四十余年的历史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人伦文化的道德基础,几乎都被那些有霸权的上层领导分子破坏完了。  所以汉代大儒董仲舒说:  “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他认为,在那个时代,各国诸侯们的霸业,都不培养政治的道德基础,因此国与国,人与人,都不互相信任,不敢彼此亲近。对于文化的建立,更是漠不关心,只顾眼前,毫无远见,更别提周朝初期那样远道来归的国际道德关系了。他们只知道用武力来建立霸权,但是每次发动战争的时候,却又都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自己打扮的高尚无比。这就是所谓董仲舒“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孔子生于春秋末年,对此深有所感,可谓痛心疾首,这就是孔子作春秋的动机。  孟子所处的时代,继春秋之后又过了大约一百年,社会混乱的情形,比之春秋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诸侯征战不休,社会风气更加败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孟子自己必定也是深有体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春秋无义战”也不能说是毫无道理的。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政治道德,奔走呼号,不为时代环境所动,更值得我们敬佩。他发出“春秋无义战”的感慨,大概也有对现实悲愤的意思在里面吧。  从今人的角度来看,战争是和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战争自然有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之分。但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衡量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主要是看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而不是由看什么人来发动战争。顺应历史潮流,符合人民利益的战争,就是正义的,反之就是非正义的。并不是说周天子发动的战争或者合乎儒家礼法的战争就一定是合乎“义”的。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正义与非正义之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  则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观点与孟子这里所论是不同的了。  所以,“春秋无义战”虽然已成为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但我们却有必要弄清楚孟子所谓“无义”的内涵。弄清楚内涵以后,我们就会知道,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似乎还不能笼而统之地一概认为“春秋无义战”,而要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了。

本说评论

如果有人问我,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你怎么认识这句话?为什么?那我会这样回答:“我有两个说法:说法一:孟子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及争夺对别国的控制权;战争还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所以说他们进行的战争,都是不义的战争。  说法二: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诸侯争霸,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但是,由于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以后的统一;而且,战争中,各诸侯国的人民往来频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不能完全否定这个时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