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发聋振聩(fā lóng zhèn kuì)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发聋振聩(fā lóng zhèn kuì)的解释说明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发聋振聩的出处/典故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发聋振聩的例子

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发聋振聩的补充资料

发聋振聩

发聋振聩,汉语成语,拼音是fālónɡzhènkuì,意思是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出自《随园诗话补遗》。

成语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成语辨析

【近义词】发聩振聋、醍醐灌顶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唤醒麻木的人

示例

出了匕首、投枪,也还有~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成语故事

清朝道光初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我国的领海主权,还偷偷地测绘我国的山川形势地图,暴露出了侵略意图。

当时担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目睹这些情况,忧心如焚,就上奏朝廷要警惕外国侵略者险恶用心。他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沿海无备可危。”接着,他上奏《禁烟议疏》,首次提出要在我国禁止鸦片。

在那份奏疏中,他列举大量史料:自从鸦片流入中国,每年有数百万两白银外流。道光三年之后越来越严重,仅广东一省,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外流的白银一千七八百万两;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外流的白银二千余万两;道光十四年至今,已经达到三千万两之多。而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起来每年也有几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去填海外无穷之壑,年复一年,何处是底呢?长此下去,则成病国之忧。为了严禁鸦片,应该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道光皇帝对黄爵滋的意见表示赞同。不久,就委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去广东禁烟。

“发聋振聩”,意思是声音大得连耳聋者都能听得见,比喻用惊人的语言来唤醒糊涂麻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