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fēn jiǔ bì hé,hé jiǔ bì fēn)的解释说明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出处/典故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例子

这也是~的天下定理。 ★《雪岩外传》第十二回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补充资料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出此处。

词典解释

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例如:这也是~的天下定理。★《雪岩外传》第十二回

拼音:fēnjiǔbìhé,héjiǔbìfēn

分合历史

第一次割据战乱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03年

战国:前403年-前221年

第一次统一时期

中国进入封建时代

秦:前221年-前206年

西汉:前202-8年

新:8年-23年

东汉:25年-220年

第二次割据战乱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

第二次统一时期

西晋:280年-316年

第三次割据战乱时期

东晋:317年-429年

十六国:304年-439年

1.前赵:304年-330年

2.成汉:304年-347年

3.前凉:314年-376年

4.后赵:319年-350年

5.前燕:337年-370年

6.前秦:350年-394年

7.后秦:384年-416年

8.后燕:384年-407年

9.西秦:385年-431年

10.后凉:385年-403年

11.南凉:397年-414年

12.南燕:398年-410年

13.西凉:407年-421年

14.夏:407年-431年

15.北燕:407年-436年

16.北凉:401年-439年

南北朝:420年-581年

南朝:420年-589年

1.南朝宋:420年-479年

2.南朝齐:479年-502年

3.南朝梁:502年-557年

4.南朝陈:557年-589年

北朝:386年-581年

1.北魏:386年-534年

2.东魏:534年-550年

3.西魏:535年-557年

4.北齐:550年-577年

5.北周:557年-581年

第三次统一时期

1.隋朝:581年-618年

2.唐朝:618年-907年

第四次割据战乱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五代:907年-960年

1.后梁907年-923年

2.后唐923年-936年

3.后晋936年-946年

4.后汉947年-950年

5.后周951年-960年

十国:902年-979年

1.吴越:904年-978年

2.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3.荆南:906年-963年

4.楚: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5.吴:904年-937年

6.南唐:937年-975年

7.南汉:917年-971年

8.北汉:951年-979年

9.前蜀:907年-925年

10.后蜀:934年-965年

第四次统一时期

1.北宋:960年-1127年

2.南宋:1127年-1279年

3.辽:916年-1125年

4.西夏:1032年-1227年

5.金:1115年-1234年

6.元:1260年-1368年

7.明:1368年-1644年

8.清:1644年-1912年

第五次割据战乱时期

1.军阀混战:1883年-1912年

第五次统一时期

1.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原因:

“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这种有为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它对内的压力,费用更大,陈胜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累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评价

这句话本身是对历史的很好的描述。硬要深究其中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