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的解释说明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按部就班的出处/典故
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按部就班的例子
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按部就班的补充资料
按部就班
按部就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ànbùjiùbān,为中性词。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
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出自《文赋》。
词语
按部就班
释义:指按照一定的次序或部署进行。按、就:按照、依循;部:部署;班: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就班:按次序归位,比喻处于或置于合适的位次。
成语辨析
【近义词】循序渐进、墨守成规
【反义词】勇往直前、闻风而动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按照老规矩办事
示例
郑振铎《黄公俊之最后》:“但黄公俊的祖父,他开始读了书,象一般读书人似的,他按部就班的要将八股型的才学,‘货与帝王家’。”
老舍《四世同堂》:“假若他能按部就班地读些书,他也会变成一个体面的,甚至或者是很有学问的人。”
成语出处
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