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出自 — 【蝶恋花 · 春景

[宋]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评析

此词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上阕写春,触目红花纷谢,柳绵日少,青杏初结,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阕写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飘泊天涯的失落心情。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庵《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庵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庵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题注:傅注本存目阕词,据元延祐本补足正文,并以明吴讷钞本等加以校订。注文则仍付阙如。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题作「春景」。

青杏小:毛本作「青杏了」。

飞:《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原注:「一作『来』」。

人家绕:《全芳备祖集·後集卷五·〈杏·乐府〉》引此词作「门前绕」。绕,元延祐本原校:「一作『晓』。」

赏析

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东坡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人们仍用「何处无芳草」以自慰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首词下阕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衹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花草蒙拾》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同时指出这首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是说,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衹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东坡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东坡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後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写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衹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衹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有一种冷落寂寞之感。「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後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对此,他并没回答。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後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辑评

宋·魏菊庄《诗人玉屑》:予得真本于友人处,「绿水人家绕」作「绿水人家晓」。「多情却被无情恼」,盖行人多情,佳人无情耳。此两字极有理趣,而「绕」与「晓」自霄壤也。

明·兪仲茅《爰园词话》:古人好词,即一字未易弹,亦未易改。子瞻「绿水人家绕」,别本「绕」作「晓」,为《古今词话》所赏。愚谓「绕」字虽平,然是实境;「晓」字无皈着,试通咏全章便见。

清·王阮亭《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髯直是轶伦绝群。

清·先著、程洪《词洁》:坡公于有韵之言,多笔走不守之憾。後半手滑,遂不能自由,少一停思,必无此矣。

清·黄苏《蓼园词选》:「绿水人家绕」,非「绕」字,乃曰「人家晓」。「晓」字与「绕」字盖霄壤也。「枝上」一句,断送朝云。一声何满子,竟能使肠断。李龟年正若是耳。「佳人」是「无情」,「行人」是「多情」者。「柳绵」自是佳句,而次阕尤为奇情四溢也。

清·李佳《左菴词话》:此亦寓言,元端致谤之喻。

清·王湘绮《湘绮楼词选》:此则逸思,非文人所宜。

近·兪乐静《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