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

苏轼 - []

瘦竹幽人,幽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能诗,寄声求妙语。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拼音版/注音版

shū yān líng wáng zhǔ bù suǒ huà zhé zhī èr shǒu qí èr。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

sū shì。

苏轼。

shòu zhú rú yōu rén,

瘦竹如幽人,

yōu huā rú chǔ nǚ。

幽花如处女。

dī áng zhī shàng què,

低昂枝上雀,

yáo dàng huā jiān yǔ。

摇荡花间雨。

shuāng líng jué jiāng qǐ,

双翎决将起,

zhòng yè fēn zì jǔ。

众叶纷自举。

kě lián cǎi huā fēng,

可怜采花蜂,

qīng mì jì liǎng gǔ。

清蜜寄两股。

ruò rén fù tiān qiǎo,

若人富天巧,

chūn sè rù háo chǔ。

春色入毫楮。

xuán zhī jūn néng shī,

悬知君能诗,

jì shēng qiú miào yǔ。

寄声求妙语。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注释

鄢陵,即今河南鄢陵县。

王主簿:平不可考。主簿,官职名。

折枝: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折枝。

决将起:指将起而未起。《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决,急速。

悬知:猜想。

网友完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评析

这是题画组诗的第二首,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

这组诗是苏轼用诗歌形式评论文艺作品的名篇,其中关于“形似”的见解颇受后人注目。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在写作方法上,前首诗几乎全用议论,又是苏轼以“议论为诗”的一首代表作。宋人喜在诗中说理,不过,不将哲理融于情景之中,就容易造成障碍,令人读来淡而寡味。但苏轼此诗,不但议论中肯独到,而且与情景描写配合有致,故能摇曳多姿,是诗歌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网友完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赏析

第二首诗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才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

第二首诗咏画的特点是精当、形象。说它精当,是因为其中出现的画图象正可用来印证前首所述的艺术理论;说它形象,是因为诗中对王主簿的折枝画描写得十分动,可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受。一、二句写竹用“瘦”,写用“幽”,已颇具情致,同时再用“幽人”比竹、“处女”比,则进一步写出了竹与韵,这是诗人以“神似”论画、赋诗的结果。三、四句写雀。“低昂”二字再现构图的照应配合,“摇荡”二字传达画中物呼之欲出的神态,正是于“疏淡含精匀”、“工与清新”中表现内在情味的妙句。“双翎决将起”句再写雀;“众叶纷自举”,再写折枝,“纷”字、“举”字,显示出叶片争欲挺出的神气。这两句所揭示的是意念中的动作,是画家传神的结果。七、八句描写细腻,连蜂儿腿上的“清蜜”也分明可辨。这是苏轼并非全盘否定“形似”的明证。总观画,不过一丛竹、数枝、两头雀、一只蜂,却带来了盎然春意。“若人富巧,春色入毫楮。”既是对画家技艺的总评价,同时又呼应前首,点明王主簿以“一点红”“寄无边春”的艺术功力。最后两句别出新意,与“题画”的主题似断似续,正是苏轼在《答谢民师书》所说的“大略行云流,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一种写作方法的体现。

网友完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移知湖州,因诗托讽,逮赴台狱,史称“乌台诗案”。狱罢,贬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元丰四年(1081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85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起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兼侍读。元祐四年(1089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会大旱,饥疾并作,东坡请免上供米,又减价粜常平米,存活甚众。杭近海,民患地泉咸苦,东坡倡浚河通漕,又沿西湖东西三十里修长堤,民德之。元祐六年(1091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因谗出知颍州,徙扬州。后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出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贬惠州。绍圣四年(1097年),再贬儋州。累贬琼州别驾,居昌化。宋徽宗即位,元符三年(1100年)赦还,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四(按:东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1037年)。宋孝宗时谥文忠。东坡于文学艺术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清新畅达,与欧阳文忠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作词开豪放一派,变词体绮靡之风,下启南宋,与辛稼轩并称“苏辛”;工书,擅行、楷,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山谷、米元章、蔡君谟并称宋四家;画学文与可,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有《东坡集》四十卷、《东坡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全宋诗》东坡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为底本,卷四七、卷四八,以清干隆刊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为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德初、顾景繁《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初白《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踵息《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为金石碑帖和著录金石诗文的专著的有关部分;一为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义门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檠斋、纪晓岚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茗簃所校缪艺术风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采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四九卷。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苏轼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 其二|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