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拼音版/注音版
huàn xī shā zèng chén hǎi zhōu chén cháng wèi méi lìng yǒu shēng。
浣溪沙 ·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
sū shì。
苏轼。
zhǎng jì míng qín zi jiàn táng,
长记鸣琴子贱堂,
zhū yán lǜ fà yìng chuí yáng。
朱颜绿发映垂杨。
rú jīn qiū bìn shù jīng shuāng。
如今秋鬓数茎霜。
jù sàn jiāo yóu rú mèng mèi,
聚散交游如梦寐,
shēng chén xián shì mò sī liang。
升沉闲事莫思量。
zhòng qīng zhōng bù wàng tóng xiāng。
仲卿终不忘桐乡。
浣溪沙 ·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淸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淸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忆旧」。
鸣琴子贱堂:宓子贱,鲁人,孔子弟子。治单父,以礼乐化民而政简刑淸。傅子立注:「宓(Fú)子贱为单父宰,弹琴不下堂而民化。」刘尚荣按:「事详《吕氏春秋·卷二十一·〈开春论·察贤〉》、《说苑·卷七·政理》。傅注引述文意有误。两书均曰:『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龙榆生笺引汉·刘向《说苑·卷七·政理》:「宓子贱宰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亦宰单父,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出,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贱,宓子贱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固劳,任人者固佚。』人曰宓子贱,则君子矣,佚四肢,全耳目,平心气而百官治,任其数而已矣。巫马期则不然,弊性事情,劳烦教诏,虽治犹未至也。」
朱颜:龙榆生笺引战国楚·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仲卿终不忘桐乡」句:傅子立注:「汉朱邑字仲卿,少为吏民爱敬。後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死必葬桐乡。』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为起冢立祠,岁时祭祀。」刘尚荣按:「事详《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朱邑传〉》。」龙榆生笺:「(桐乡)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春秋桐国地。」又引《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延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後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然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避」。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浣溪沙 · 赠陈海州,陈尝为眉令,有声评析
据序可知,此词是一首酬赠之作。所赠者为曾知眉山(东坡家乡)、现知海州之陈氏。陈知眉山时还是「朱颜绿发」的青年,如今异地重逢,已是「秋鬓数茎霜」的中年人了,自有一番别样的人生感怀。
词的首句「长记鸣琴子贱堂」,藉《吕氏春秋·察贤》「鸣琴而治」典故,赞陈海州治眉山县有方而「政简刑淸」,抒发了东坡对前任乡官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将昔日「朱颜绿发」与如今「秋鬓数茎霜」进行对比,写出昔日绿柳垂杨环绕朱漆厅堂,如今却被秋霜覆盖的萧索情景,藉景抒情,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句以借喻直接抒怀,表达出人生聚散浮沈的无奈,如同梦境一般,充分显示出不计较个人得失、超然物外的旷达。
末句「仲卿终不忘桐乡」,又用汉朱仲卿之典。《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朱邑传〉》:「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此用仲卿得桐乡百姓的爱戴而思念桐乡,喻陈海州得眉县百姓的爱戴,亦不忘眉县。
「子贱」、「仲卿」均属古贤臣循吏之事典,既表达了词人对前任乡官的敬爱颂扬之情,也塑造了一个淸明廉政而又重情有义的宋代中下层官吏的可敬形象。同时抒发了东坡对前任乡官的陈海州的一片感激之情。
全词虽未直写陈海州政绩,却藉典故委婉地表达出对陈海州的爱戴、感激。
-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