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点绛唇 · 闲倚胡床】

苏轼 - []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平分破。

【点绛唇 · 闲倚胡床】翻译文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千朵鲜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清、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山间明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网友完善【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点绛唇 · 闲倚胡床】拼音版/注音版

diǎn jiàng chún xián yǐ hú chuáng。

点绛唇 · 闲倚胡床。

sū shì。

苏轼。

xián yǐ hú chuáng,

闲倚胡床,

yǔ gōng lóu wài fēng qiān duǒ。

庾公楼外峰千朵。

yǔ shuí tóng zuò,

与谁同坐,

míng yuè qīng fēng wǒ。

明月清风我。

bié chéng yī lái,

别乘一来,

yǒu chàng yīng xū hé。

有唱应须和。

hái zhī me,

还知么,

zì cóng tiān gè,

自从添个,

fēng yuè píng fēn pò。

风月平分破。

【点绛唇 · 闲倚胡床】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调名用南朝江文通《咏美人春游诗》:「江南二春,东转绿蘋。不知谁家子,看桃李津。白凝琼貌,明珠点绛唇。行人成息驾,争拟洛川神。」冯正中《荫绿围红》阕为创调之作,唐五代人多不用此调,而宋人用之极多。南宋汪彦章名篇《新娟娟》阕与冯体同,为宋人通用之体。黄知稼和作序云:「汪藻彦章出守泉南,移知宣城,内不自得,乃赋词云:『新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闲却传杯手。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元《太平乐府》注「仙吕宫」。高拭词注「黄钟宫」。《正音谱》注「仙吕调」。宋王黄州词名《点樱桃》;王梅溪词名《十八香》;张东泽词有「邀过南浦」句,名《南浦》;又有「遥隔沙头雨」句,名《沙头雨》;韩涧泉词有「更约寻瑶草」句,名《寻瑶草》。《清真集》入「仙吕调」。此调九句,仄韵,七句用韵,韵密;以四个四言句为,辅以三个五言句,一个七言句,一个三言句,故调平缓凝重,适表苦涩之情。东坡五首用以酬赠、写景和节令,表情亦苦涩,「筝声远,雲吹乱,愁入参差雁」,「山无数,乱红雨,不记来时路」。元北曲中此调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又通称为「点将」,用于元帅升帐、江湖豪客的排山等,以表现宏大场或增强气氛。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俱未收,唯见明吴讷钞宋曾端伯辑《东坡词拾遗》。《东坡词拾遗》无题,毛本作「杭州」。

胡床:龙榆笺引《晋书·卷七十三·庾(Yǔ)亮传》:「初,亮所乘马有的颅,殷浩以为不利于主,劝亮卖之。亮曰:『曷有己之不安而移之于人!』浩惭而退。亮在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亮至,诸人将起避之。亮徐曰:『诸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床与浩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

庾公楼:龙榆笺:「杜少陵《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池要山简马,静庾公楼。』」

别乘:龙榆笺:「犹称别驾也。」

平分破:明吴讷钞本作「半分破」。

网友完善【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点绛唇 · 闲倚胡床】评析

《点绛唇·闲倚胡床》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东坡与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的寂静心态,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的独特享受。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网友完善【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点绛唇 · 闲倚胡床】赏析

词的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的寂静心态。「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朶」,从室内视角摄起的两个镜头,一为词人自己的闲适倚床的姿。「闲」字突出了东坡的寂静舒坦的心态;「倚」字描绘了坐靠「胡床」的美姿。二为朝窗外望,只见「庾公楼外」的山峰重叠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宛开万朶,全部微缩在「窗含」的镜头中,美丽极了。这是杭州的典型山光。「与谁同坐,明我」,镜头转到室外。开句用设问的方式,强调无有同玩、同坐的活空间。「惟江上之清,与山间之明,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东坡《赤壁赋》),遗憾的只能陪伴着「我」。整个上片人格化、自然化和谐统一,突现了东坡那种身心幽闲、旷然真、潇洒自然,与大自然为伍的绰绰姿。「与谁同坐,明我」,不仅富有「举杯邀明,对影成三人」(李白《下独酌》)的神韵,而且为下片的「吾与子之所共食」的意境作了对衬性的铺垫。

词的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湖山的独特享受。「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叙述宾主唱和赠答。是时词人知杭州,袁公济悴杭州。正当词人独自「闲倚胡床」时,这位副使驾着车子来了,打破了词人孤寂的沉闷世界,同游杭州湖山,「相得甚欢」,唱和诗词。「还知么,自从添个,平分破」,进深一层,与上片对应,道出湖山之乐就在于袁公济的到来,打破了东坡的沉寂感,获得了情感上和语言上的共鸣,凝聚到一点就是:清、明,我们平均地享受吧,是画龙点睛之笔。整个下片,词人与袁公济的游山玩、唱和赠答,浓缩了人之精华,大地之灵气。游玩之乐,其乐无穷。

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对衬与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东坡知杭州时与友畅游湖山之乐。那「楼外峰千朶」,「明我」,「平分破」,画一般,沁人心脾。凡是与大自然打成一片,永葆自然青春的,大自然将赋予他艺术的美妙的人

网友完善【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点绛唇 · 闲倚胡床】辑评

明·钱允治《类选笺释续选草堂诗馀·卷上》:「平分破」旬下批:「妙句。」

明·卓蕊渊《古今词统·卷四》:「明我」胜于「举杯邀,对影成三客」多矣。

清·陈亦峰《词则·放歌集·卷一》:押「我」字警。

网友完善【点绛唇 · 闲倚胡床】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点绛唇 · 闲倚胡床|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