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望江南 · 暮春

苏轼 - []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浪低蕉叶稳,舞雩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望江南 · 暮春翻译文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稳稳行。舞雩坛上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江南 · 暮春拼音版/注音版

wàng jiāng nán mù chūn。

望江南 · 暮春。

sū shì。

苏轼。

chūn yǐ lǎo,

春已老,

chūn fú jǐ shí chéng。

春服几时成。

qǔ shuǐ làng dī jiāo yè wěn,

曲水浪低蕉叶稳,

wǔ yú fēng ruǎn zhù luó qīng。

舞雩风软纻罗轻。

hān yǒng lè shēng píng。

酣咏乐升平。

wēi yǔ guò,

微雨过,

hé chǔ bù cuī gēng。

何处不催耕。

bǎi shé wú yán táo lǐ jǐn,

百舌无言桃李尽,

zhè lín shēn chù bó gū míng。

柘林深处鹁鸪鸣。

chūn sè shǔ wú jīng。

春色属芜菁。

望江南 · 暮春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为词牌。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金奁集》入「南吕宫」。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後因白乐尝依格作《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此调廿七字,三平韵。首句三字;次句仄起平韵五字,句法上二下三,亦有添一衬字者;第三句仄起仄收七字,第一、第三字平仄不拘;第四句平起平韵七字;第五句句法与次句同,故首字平仄不拘。此调三、四句,全与平起七言律诗之颔联无异,故多用对偶为工,历来词家,亦多其例也。宋人多用双调。

「暮春」: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兹从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

「春服几时成」句:傅子立注:「《论语》:『暮春者,春服已成。』」刘尚荣按:「见《论语·先进》。」龙榆笺引《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乎舞雩,咏而归。」

:傅子立注:「晋武帝问三日曲之义。束晰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以汎,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有金人自东而出,奉心剑曰︰「令制有西夏。」』」刘尚荣按:「事详隋杜公瞻注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所引南朝梁·吴叔庠《续〈齐谐〉记》,又见《晋书·卷五十一·束晰传》,二者文字稍有异同。傅注系转述其事,文句与二书颇有出入。逸诗『波』下或衍『流』字者不可取。」龙榆笺引《文选·卷四十六·颜延年〈三三日曲诗〉序》李善注:「韩诗曰:『三之时,郑国之俗,三上巳于溱(Zhēn)、洧(Wěi)两之上,执兰招魂,祓除不祥也。』《续〈齐谐〉记》曰:『晋武帝问尚书挚虞曰:「三,其义何」?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为怪,乃招携至滨盥洗,遂因以泛觞。曲之义起于此。」帝曰:「若所谈,非事。」尚书郎束皙曰:「仲治小,不足以知,臣请说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以泛,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又秦昭王三日置河曲,见有金人出,奉心剑曰:『令制有西夏。』乃因其处立为曲。二汉相沿,皆为盛集。」帝曰:「善。」赐金五十斤,左迁仲治为阳城令。』」

蕉叶:傅子立注:「蕉叶,乃杯名耳。」刘尚荣按:「参见宋·祝和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时部·曲流觞〉》。又《东坡文集·卷六十八·题子明诗後》:『侄安节自蜀来,云子明饮不过三蕉叶。吾少年望见盏而醉,今亦能三蕉叶矣。』」

舞雩(yú):傅子立注:「《论语》:『乎舞雩,咏而归。』」刘尚荣按:「见《论语·先进》。」鲁国祭求雨之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借指春游之亭台。

纻罗:毛本作「苧罗」。傅子立注:「纻,枲(xǐ)属,可为缕布。纻罗,则纻之纤缟(gǎo)者。吴有《白纻歌》。」刘尚荣按:「《南齐书·卷十一·乐志》有《白纻辞》:『阳春白日香,趋步明舞瑶裳。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惊若思凝且翔。转眄流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欢来何晚意何,明驭世永歌昌。』又《乐府诗集·卷五十五·〈舞曲歌辞·晋白纻舞歌诗〉》:『《宋书·乐志》曰:「《白纻舞》,按舞辞有巾袍之言,纻本吴地所出,宜是吴舞也。晋俳歌云:『皎皎白绪,节节为双。』吴音呼『绪』为『纻』,疑『白绪』即『白纻』也。」《南齐书·乐志》曰:「《白纻歌》,周处《土记》云:『吴黄龙中童谣云:行白者,追汝句骊马。後孙权征公孙渊,浮乘舶,舶白也。今歌和声犹云行白纻焉。』」《乐府解题》曰:「古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其誉白纻曰:『质轻云色银,制以为袍馀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唐书·乐志》曰:「梁武帝令沈约改其辞为《四时白纻歌》。今中原有《白纻曲》,辞旨与此全殊。」』」

酣歌: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酣咏」。傅子立注引唐·宋考功《寒食还陆浑别业》诗:「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催耕:傅子立注:「《周礼·酂(zàn)》、《里宰》:『趣其耕耨(nòu)。』杜少陵诗:『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刘尚荣按:「《周礼·地官》『趣』原作『趋』,二字古多通用。杜句出《洗兵行》。」

百舌:傅子立注:「杜子美《百舌》诗:『过时发口,侧有谗人。』无则《百舌》诗:『千愁万恨过时。』」刘尚荣按:「无则句见《百舌鸟二首(其一)》。」龙榆笺引《虫荟》:「角舌,伯劳之一种,一名反舌。似伯劳而小,全体黑色,喙甚尖,色黄黑相杂,鸣声滑。人活蓄之,至冬则。杜子美《百舌》诗:『过时发口,侧有谗人。』无则《百舌》诗:『千愁万恨过时。』」

柘(zhè)林: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柘枝」。

鹁(bó)鸪:傅子立注:「鹁鸪,鸠也。杜子美:『鸣鸠乳燕青春深。』」刘尚荣按:「杜句出《题省中院壁》诗。」

芜菁:傅子立注:「芜菁,《本草》以为蔓菁也。方春易盛,梗叶大,连地上。故诸葛亮所止,必令人种此,以其才出可食,其利亦博。今三蜀人呼蔓菁为『诸葛菜』。韩退之诗:『黄黄芜菁,桃李事已退。』」刘尚荣按引唐·韦文明《刘宾客嘉话录》:「公曰:『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何?』绚曰:『莫不是取其才出甲者可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三也;弃去不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乎?』曰:『信矣。』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又按:「韩句出《感春三首(其二)》诗。」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江南 · 暮春评析

《望江南·暮春》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晚春遊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上阕以城中曲、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写作者自己的酣咏场,赞美「升平」景象;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自然美景和春耕,补充「升平」的内涵,词尾词人发现,虽已暮春,春光犹在。这首词透露出作者遊春的足感和遊兴的浓酣,表现了作者的热爱自然、寄情山田园的情怀。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江南 · 暮春赏析

这首词与名作《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词调相同,起句也极为相似,衹是以「未」、「已」一字之差显示了创作时间的某种差异性。不过,两篇写景的艺术视角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果把作者比作一位高明的摄影师,那么前篇是登高览景,作者在进行定点拍摄,本篇则写晚春遊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因而不断变换拍摄的方位、角度和距离。

上阕以城中曲、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展开叙写。起笔点明题意,并借用《论语》中的典故,写出了初试春服的心理,很像是现代影视中的「画外音」。接着用对仗分别写两个景点:在一弯曲上,波浪微微涌动,流杯在上平稳地行进,——这里再现了曲流觞的动态景物,像是在高处拍摄的鸟瞰式的镜头;在春遊的亭台上,春柔和,将人们轻便的春服轻轻飘起,——这是一个近镜头,同时伴随着人们的触觉感受(「软」)。出现在作者笔下的这两处景物,都扣住暮春的季节特点,并从侧表现了作者春遊的乐趣。「纻罗轻」与前文「春服几时成」暗相呼应,这是作品章法细密之处,也值得注意。歇拍一句是即景兴感,有歌颂升平之意,固然略嫌庸俗与陈腐,但第一,作者自熙宁七年冬移守密州,政绩斐然,社会稳定,因而在作品中感到欣慰,这恐怕是「酣咏乐升平」的实际意义指向;第二,此句重在一个「乐」字,明白地点出了作者此刻的情绪心理。所以还是差强人意的。

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来另是一番景象。过片两句,写来到郊野後的第一印象:一场小雨过後,处处呈现出催耕的忙碌气象。作者虽未表露身份,却隐隐传达出作为地方官的他对农事的关心。接着,他还是像摄影师那样把镜头对准了晚春的景物:百舌不再啼鸣,桃、李都已凋谢,衹是从灌木林深处传来了鹁鸪的叫声。这里所有的景物也都扣住了晚春的季节特点,并伴之以人的听觉感受。当作者一眼看到大片盛开的芜菁菜时,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时的春色应当是属于芜菁的!韩昌黎《感春三首(其三)》云:「黄黄芜菁,桃李事已退。」刘梦得《再遊玄都观》诗亦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净尽菜开。」这篇东坡词歇拍一句可能从中化出,但更是当时情景的实录,是与镜头相配合的最强的「画外音」。纵观作者其人,喜怒哀乐固然时或有之,但总有一分「无往而不乐」的「超然」之趣,密州时期的作者更是此。因此,「春色属芜菁」实在是作者对晚春光,以至于对自然界的一个独特的发现,透露出作者遊春的足感和遊兴的浓酣。

果说「百舌无言桃李尽」一句略带伤春的情调,那么至此已一扫而空了的确,接受者可以超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合理的再创造。不论东坡有意与否,「春色属芜菁」一句道出了某种自然的哲理。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一是贬抑:大春光已荡然无存,其余皆不足观,「芜菁」本不值一提,「春色属芜菁」是以丑充美,可怜之至,也可恶之至;二是褒扬:春众香国虽极可观,但「流总被雨打吹去」,未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惟有芜菁命力最强,在晚春时节最富于机和活力,因而春色最终属于它。

网友补充:
    暂无!

望江南 · 暮春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望江南 · 暮春|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