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

苏轼 - []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翻译文

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越,像要冲破云。细细听来,乐声分明在诉说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

只见她肤美玉,梳着一对蝉,手抱琵琶,站在窗前。今晚的亮照着她,宫里的嫦娥特意跟她比美似的。

网友完善【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拼音版/注音版

sù zhōng qíng xiǎo lián chū shàng pí pá xián。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弦。

sū shì。

苏轼。

xiǎo lián chū shàng pí pá xián,

小莲初上琵琶弦,

dàn pò bì yún tiān。

弹破碧云天。

fēn míng xiù gé yōu hèn,

分明绣阁幽恨,

dōu xiàng qǔ zhōng chuán。

都向曲中传。

fū yíng yù,

肤莹玉,

bìn shū chán,

鬓梳蝉,

qǐ chuāng qián。

绮窗前。

sù é jīn yè,

素娥今夜,

gù gù suí rén,

故故随人,

shì dòu chán juān。

似斗婵娟。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注释

诉衷情:唐教坊曲,後用为词牌。本是情辞。唐温飞卿取《离骚》「众不可戸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後人据毛平圭词有「桃漾纵横」句,改名《桃》;张芦川以因黄山谷词曾咏渔父活,名《渔父家》;贺方回词名《步间》、《画楼空》;张东泽词有「一钓丝」句,名《一丝》;又名《诉衷情令》。《间集》有单调三体、双调一体。韦端己此调两词,格律全同,可见律极严。此调平韵中插入两仄韵,句颇多,极富变化。宋人用此调者甚众,但通行四十四字体。宋僧仲殊此调五词,推为绝作。《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致也。」此调前阕多平仄字不拘者,後阕三个三字句、三个四字句极不易处理。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毛本作调名下题作「琵琶女」。曹树铭校编《东坡词》云:「按东坡此类词,多在题内书名,同时写明谁属,从无直呼小名此词者。颇疑此系晏小山之佚词。无论何,非东坡词。」并将该词编入「误入词」卷内。姑录以备考。

小莲:龙榆笺:「杜樊川《朱坡》诗:『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

「弹破碧云」句:傅子立注:「《诗话》:『郑还古《赠柳将军家妓》诗:「眼看《白纻曲》,欲上碧云。」』」刘尚荣按:「出《古今诗话》,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三》引《古今诗话》:『郑还古博士东都闲居,与柳将军往还。柳富有家姬,郑与笑语,柳知不怪也。郑将入京,柳饯之,郑赠姬诗曰:「冶艳出神仙,歌声杂管弦。眼看《白纻曲》,欲上碧云。未拟裴秀,何知郑玄?莫教金谷,横过坠楼前。」柳见诗,曰:「俟荣归,当为遣充贺礼。」及除国子博士,柳遣姬入京师,至嘉祥驿而郑已物故,柳甚悼之。』。」

「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句:龙榆笺:「杜子美《咏怀古迹》诗:『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肤莹玉:傅子立注:「宋玉《神女赋》:『温乎莹。』又曰:『苞温润之玉颜。』」刘尚荣按:「见《文选·卷十九·宋玉〈神女赋〉序》。」

梳蝉:傅子立注:「《古今注》:『魏文帝宫人慕琼树始制蝉,望之缥眇蝉翼,故号为蝉。』」刘尚荣按:「详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缥眇蝉,故曰蝉。』『慕』,原作『莫』,後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同崔文。」

绮窗前:毛本作「依窗前」。

「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句:傅子立注:「『素娥』,也。『婵娟』,姿貌。唐人诗:『姮娥若没坏春思,因甚随人不奈何。』」刘尚荣按:「姮娥即嫦娥,中女神,亦称素娥,以白故也。六臣注《文选·卷十三·谢希逸〈赋〉》:『集于素娥後庭。』李周翰注:『娥,羿妻常娥也,窃药奔,因以为名,色白,故云「素娥」。言照耀帝王之台,后妃之庭。』」龙榆笺:「李义山《》诗:『青女素娥俱耐寒,里斗婵娟。』」

网友完善【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完善【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赏析

这首词描写琵琶女小莲。上片写她的弹奏。小莲刚刚给琵琶调弦,声音清脆激越,仿佛要冲破云霄。细细听赏,乐声分明是在诉说着绣阁中的怨恨,声声感人。这既赞美她高超的技艺,也透露出她身世的不幸。下片写她的美丽。在倚在窗前,手抱琵琶,肤美玉,梳着一对蝉。今夜的亮时时照着她,彷彿宫里的嫦娥特意要跟她比美似的。词以嫦娥来比喻,拓展了意境,进一步赞美了小莲的美丽可爱。

网友完善【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诉衷情 · 小莲初上琵琶絃|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