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画堂春 · 寄子由】

苏轼 - []

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云溶漾,小楼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画堂春 · 寄子由】翻译文

陈州城内美景多,柳纷飞的地方,麦子随摇摆,金色的波浪一般。平浪静之後,夜晚的大明湖犹新磨的镜子一般明亮照人。湖上的小舟双棹齐飞,就比织衣服的梭子那般在湖上飞快来去。船上的采菱女们一齐唱着采菱歌,歌声悦耳动听。

平原之上,云相接之处,一色,碧波荡漾。小楼之外,和日丽,气晴。济南此大,但依然难解心中的相思之情。归去,为何就这般难呢?

网友完善【画堂春 · 寄子由】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画堂春 · 寄子由】拼音版/注音版

huà táng chūn jì zǐ yóu。

画堂春 · 寄子由。

sū shì。

苏轼。

liǔ huā fēi chù mài yáo bō,

柳花飞处麦摇波,

wǎn hú jìng,

晚湖净,

jiàn xīn mó。

鉴新磨。

xiǎo zhōu fēi zhào qù rú suō,

小舟飞棹去如梭,

qí chàng cǎi líng gē。

齐唱采菱歌。

píng yě shuǐ yún róng yàng,

平野水云溶漾,

xiǎo lóu fēng rì qíng hé。

小楼风日晴和。

jǐ nán hé zài mù yún duō,

济南何在暮云多,

guī qù nài chóu hé。

归去奈愁何。

【画堂春 · 寄子由】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钦定词谱》:「调见《淮集》,即咏画堂春色」,因秦少游《本意》词中有「画屏」字样,故取为调名。唐时豪贵家多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之厅堂,称「画堂」。白乐《三三日》诗中有「画堂三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句。又,唐·薛大拙《赠韦氏歌人》诗:「一曲新声惨画堂,可能心事忆周郎」,「画堂」似已为一种曲调。宋王晋卿词名《画堂春令》。清沈去矜词有「万峰攒翠」句,故又名《万峰攒翠》。双调,四十七字,上阕四句,四平韵,下阕四句,三平韵。上下阕除第一句不同外,其馀三句字数、格律相同。

题注:傅注本、明吴讷钞本、《苏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俱未收,唯见元延祐本《东坡乐府·卷上》。

子由:东坡弟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溶漾:波荡漾貌。 唐·杜樊川《汉江》诗:「溶溶漾漾白鸥飞,绿净春深染衣。」宋·张子野《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词:「野绿连空,青垂,素色溶漾都净。」

济南:龙榆笺引《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二十六·济南府》:「济南府,《禹贡》青州之域。周为齐地。秦属齐郡。汉初分置济南郡,文帝十六年为济南国(西南境为济北国,西北境为平原郡,东南境为千乘郡地),景帝二年国除为郡。後汉建武十五年,复为济南国。三国属魏。晋曰济南郡。宋元嘉九年,侨置冀州(北境属魏)。後魏皇兴三年,改曰齐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改为齐郡。唐武德元年,复曰齐州,二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府罢,七年又置都督府,宝初改曰临淄郡,五年复曰齐郡,乾元初复曰齐州,属河南道(《唐书·方镇表》:『乾宁二年置武肃军防禦使,复元年罢』)。五代因之。宋初曰齐州济南郡,治平二年置兴德军节度,政和六年升为济南府属京东东路(《宋史·地理志》:『至道三年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分属西路,元丰五年仍属东路』)。金曰济南府属山东东路。元为济南路。明洪武初复曰济南府,九年为山东布政使司治。」

暮云:唐·杜少陵《春日怀李白》诗:「渭北春树,江东日暮云」,後以「春树暮云」为仰慕、怀念友人之辞。

「济南何在暮云多」句:此谓暮云遮住望眼,看不见济南。

归去:指子由任,将召还。

网友完善【画堂春 · 寄子由】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画堂春 · 寄子由】评析

《画堂春·寄子由》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九。上阕写宋神宗熙宁四年秋,东坡与颍滨同遊陈州柳湖的情景,下阕写当前景物,并抒写了东坡、颍滨二人离合的情思。全词,表达了东坡对颍滨的思念之情。写景动,声与色,动与静,远与近互相映衬,交织成一幅声情并茂的画

网友完善【画堂春 · 寄子由】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画堂春 · 寄子由】赏析

上阕追叙宋神宗熙宁四年秋,东坡与颍滨同遊陈州(今河南淮阳)柳湖的情景。当时,颍滨在陈州任学官,东坡由汴京赴杭州通判任,途经陈州,二人相晤甚欢。词中以柳湖为中心描写景物,展开了一幅清新、淡雅的墨画。柳湖以「柳」取胜,开头「柳飞处」四字便是着力的一笔。对于湖,东坡着重写出它的明净,用刚刚打磨过的镜子(「鉴新磨」)来形容。东坡笔下的景物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飞」、「麦摇波」、「飞棹」等都富有动感,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自在、轻盈的美的境界,烘托出东坡、颍滨二人游湖时欢快、悠闲的心情。

下片写当前景物,并抒写了东坡、颍滨二人离合的情思。开头两句用对仗描写眼前景物,在平坦、广阔的原野上,连成一片,波光粼粼,小楼上和日丽。一切平静,安适,隐含着传告平安的意思。然而一想到远在济南的弟弟颍滨,东坡心中便波澜突起。最後两句情、景兼到,抒写离愁曲折有致,而又深切动人。「暮云多」,既是楼头远眺所及的实景,因而成了东坡远望济南的障碍物。篇末提到「归去」,是因为东坡、颍滨二人早年曾有,早日隐退而为「夜雨对床」之乐的约定(参见东坡《辛丑十一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颍滨《逍遥堂会宿二首》、《再祭亡兄端明文》),即使日後能愿以偿,与当前的别离仍有巨大的「时间差」,因而深感痛苦和无奈,可见离愁的深重。

全词,表达了东坡对颍滨的思念之情。上阕、下阕之间的虚实变化用了「暗转」的写法。上阕是由东坡的回忆所构成的虚境,下阕头两句则转换成眼前的实境,而其间未用任何字加以提示,前後的联络与变化形成了一种「暗转」。这是写作艺术浓缩的结果。

网友完善【画堂春 · 寄子由】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画堂春 · 寄子由】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画堂春 · 寄子由】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画堂春 · 寄子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