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贾谊论

苏轼 - []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之论,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汉文,犹且以不用。然则是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子之欲得其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子之不忍弃其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子之爱其身,此其至也。夫此而不用,然后知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者,非汉文之不能用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者,上得其,下得其大臣,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者,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翻译文

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施展出来实在不容易。可惜啊,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之臣,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子要想达成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未必都是当时王的过错,也有可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过他呢?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去,照这样说来,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子要想得到国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感情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平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抛弃旧有的规章制度,采用他的新主张,也太困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取得皇帝的信任,下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和他们加深交往,使得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郁结烦闷,心绪不宁,表露出退隐的思想。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早,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划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因此没有英明智慧、不受蒙蔽的主,就不能充分發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王猛,在很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主明白: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發泄自己的情感呀,谨慎的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网友完善贾谊论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贾谊论拼音版/注音版

jiǎ yì lùn。

贾谊论。

sū shì。

苏轼。

fēi cái zhī nán,

非才之难,

suǒ yǐ zì yòng zhě shí nán。

所以自用者实难。

xī hū jiǎ shēng,

惜乎!贾生,

wáng zhě zhī zuǒ,

王者之佐,

ér bù néng zì yòng qí cái yě。

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fū jūn zǐ zhī suǒ qǔ zhě yuǎn,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

zé bì yǒu suǒ dài suǒ jiù zhě dà,

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

zé bì yǒu suǒ rěn。

则必有所忍。

gǔ zhī xián rén,

古之贤人,

jiē fù kě zhì zhī cái,

皆负可致之才,

ér zú bù néng xíng qí wàn yī zhě,

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

wèi bì jiē qí shí jūn zhī zuì,

未必皆其时君之罪,

huò zhě qí zì qǔ yě。

或者其自取也。

yú guān jiǎ shēng zhī lùn,

愚观贾生之论,

rú qí suǒ yán,

如其所言,

suī sān dài hé yǐ yuǎn guò de jūn rú hàn wén,

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

yóu qiě yǐ bù yòng sǐ。

犹且以不用死。

rán zé shì tiān xià wú yáo shùn,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

zhōng bù kě yǒu suǒ wéi yé zhòng ní shèng rén,

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

lì shì yú tiān xià,

历试于天下,

gǒu fēi dà wú dào zhī guó,

苟非大无道之国,

jiē yù miǎn qiǎng fú chí,

皆欲勉强扶持,

shù jī yī rì de xíng qí dào。

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jiāng zhī jīng,

将之荆,

xiān zhī yǐ rǎn yǒu,

先之以冉有,

shēn zhī yǐ zi xià。

申之以子夏。

jūn zǐ zhī yù de qí jūn,

君子之欲得其君,

rú cǐ qí qín yě。

如此其勤也。

mèng zǐ qù qí,

孟子去齐,

sān sù ér hòu chū zhòu,

三宿而后出昼,

yóu yuē wáng qí shù jī zhào wǒ。

犹曰:「王其庶几召我。

jūn zǐ zhī bù rěn qì qí jūn,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

rú cǐ qí hòu yě。

如此其厚也。

gōng sūn chǒu wèn yuē fū zǐ hé wéi bù yù mèng zǐ yuē fāng jīn tiān xià,

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

shě wǒ qí shuí zāi ér wú hé wéi bù yù jūn zǐ zhī ài qí shēn,

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

rú cǐ qí zhì yě。

如此其至也。

fū rú cǐ ér bù yòng,

夫如此而不用,

rán hòu zhī tiān xià guǒ bù zú yǔ yǒu wéi,

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

ér kě yǐ wú hàn yǐ。

而可以无憾矣。

ruò jiǎ shēng zhě,

若贾生者,

fēi hàn wén zhī bù néng yòng shēng,

非汉文之不能用生,

shēng zhī bù néng yòng hàn wén yě。

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fū jiàng hóu qīn wò tiān zǐ xǐ ér shòu zhī wén dì,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

guàn yīng lián bīng shù shí wàn,

灌婴连兵数十万,

yǐ jué liú lǚ zhī cí xióng,

以决刘、吕之雌雄,

yòu jiē gāo dì zhī jiù jiāng,

又皆高帝之旧将,

cǐ qí jūn chén xiāng de zhī fēn,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qǐ tè fù zǐ gǔ ròu shǒu zú zāi jiǎ shēng,

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

luò yáng zhī shào nián。

洛阳之少年。

yù shǐ qí yī zhāo zhī jiān,

欲使其一朝之间,

jǐn qì qí jiù ér móu qí xīn,

尽弃其旧而谋其新,

yì yǐ nán yǐ。

亦已难矣。

wèi jiǎ shēng zhě,

为贾生者,

shàng dé qí jūn,

上得其君,

xià de qí dà chén,

下得其大臣,

rú jiàng guàn zhī shǔ,

如绛、灌之属,

yōu yóu jìn zì ér shēn jiāo zhī,

优游浸渍而深交之,

shǐ tiān zǐ bù yí,

使天子不疑,

dà chén bù jì,

大臣不忌,

rán hòu jǔ tiān xià ér wéi wú zhī suǒ yù wèi,

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

bù guò shí nián,

不过十年,

kě yǐ dé zhì。

可以得志。

ān yǒu lì tán zhī jiān,

安有立谈之间,

ér jù wéi rén tòng kū zāi guān qí guò xiāng wèi fù yǐ diào qū yuán,

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

yū yù fèn mèn,

纡郁愤闷,

tì rán yǒu yuǎn jǔ zhī zhì。

趯然有远举之志。

qí hòu yǐ zì shāng kū qì,

其后以自伤哭泣,

zhì yú yāo jué。

至于夭绝。

shì yì bù shàn chǔ qióng zhě yě。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fū móu zhī yī bú jiàn yòng,

夫谋之一不见用,

zé ān zhī zhōng bù fù yòng yě bù zhī mò mò yǐ dài qí biàn,

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

ér zì cán zhì cǐ。

而自残至此。

wū hū jiǎ shēng zhì dà ér liàng xiǎo,

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

cái yǒu yú ér shí bù zú yě。

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gǔ zhī rén,

古之人,

yǒu gāo shì zhī cái,

有高世之才,

bì yǒu yí sú zhī lèi。

必有遗俗之累。

shì gù fēi cōng míng ruì zhì bù huò zhī zhǔ,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

zé bù néng quán qí yòng。

则不能全其用。

gǔ jīn chēng fú jiān dé wáng měng yú cǎo máo zhī zhōng,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

yī zhāo jǐn chì qù qí jiù chén,

一朝尽斥去其旧臣,

ér yǔ zhī móu。

而与之谋。

bǐ qí pǐ fū lüè yǒu tiān xià zhī bàn,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

qí yǐ cǐ zāi yú shēn bēi shēng zhī zhì,

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

gù bèi lùn zhī。

故备论之。

yì shǐ rén jūn dé rú jiǎ shēng zhī chén,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

zé zhī qí yǒu juàn jiè zhī cāo,

则知其有狷介之操,

yī bú jiàn yòng,

一不见用,

zé yōu shāng bìng jǔ,

则忧伤病沮,

bù néng fù zhèn。

不能复振。

ér wèi jiǎ shēng zhě,

而为贾生者,

yì jǐn qí suǒ fā zāi。

亦谨其所发哉!。

贾谊论注释

:即贾谊。汉代的儒者称为「」,、董(董仲舒)。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沙、贾,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汉文帝,力主改革,被贬为沙王太傅(因当时沙王不受文帝宠爱,故有被贬之意)。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自伤无状,忧愤而

所取者:指功业、抱负。

所就者:也是指功业。

可致之才:能够实现功业,抱负的才能。致,指致功业。

之论:指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治安策》。

汉文:汉文帝刘恒,西汉前期最有作为的主之一。

昼:齐地名,在今山东临淄。孟子曾在齐国为卿,后来见齐王不能行王道,便辞官而去,但是在齐地昼停留了三,想等齐王改过,重新召他入朝。事见《孟子·公孙丑下》。

豫:喜悦。《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子不怨,不尤人。』曰:『……夫未欲平治下也,欲平治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充虞,孟子弟子,苏轼这里误为公孙丑。

绛侯:周勃,汉初大臣。

文帝: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第二子,初封为代王。

夫绛侯亲握子玺而授之文帝:吕后后,诸吕想篡夺刘家下,于是以周勃、陈平、灌婴为首的刘邦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皇帝。刘恒回京城路过渭桥时,周勃曾向他跪上子玺。

以决刘、吕之雌雄:诸吕作乱,齐哀王听到了消息,便举兵讨伐。吕禄等派灌婴迎击,灌婴率兵到荥阳(今河南荥阳)后,不击齐王,而与周勃等共谋,并屯兵荥阳,与齐连和,为齐王助威。周勃等诛诸吕后,齐王撤兵回国。灌婴便回到安,与周勃、陈平等共立文帝。

「此其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这是说他们臣之间情分堪比父子兄弟。

尽弃其旧而谋其新:贾谊为太中大夫时,曾向文帝提出「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以及列侯就国,更改律令等一系列建议,得罪了周勃、灌婴等人。他做梁怀王太傅时,又向文帝献治安策,对治国、御外等方提出了建议。

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浸渍(zì):双声连绵字,渐渐渗透的样子。

优游浸渍:从容不迫,逐渐渗透。

遽:副词,急速,骤然,迫不及待地。

痛哭:指贾谊在《治安策》的序中所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贾谊因被朝中大臣排挤,贬为沙王太傅,路过湘,作赋吊屈原。

纡(yū)郁:双声连绵字,缭绕的样子。这里比喻心绪不宁。

趯然有远举之志:表露出退隐的想法。趯然,超然的样子;远举,原指高飞,这里比喻退隐。贾谊《吊屈原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正是远举的意思。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句:贾谊在做梁怀王太傅时,梁怀王骑马摔,他自伤未能尽职,时常哭泣,一年多后就了。夭绝,指贾谊早

累:忧虑。

睿:智慧通达。

苻坚:晋时前秦的国

王猛:字景略,初隐居华山,后受苻坚召,拜为中书侍郎。

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晋书·载记·王猛传》:「苻堅將有大志,聞猛名,遣呂婆樓招之,一見便若平。語及廢興大事,異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及堅僭位,以猛為中書侍郎。」

一朝尽斥去其旧臣:《晋书·载记·王猛传》「時猛年三十六,歲中五遷,權傾內外,宗戚舊臣皆害其寵。尚書仇騰、丞相長史席寶數譖毀之,堅大怒,黜騰為甘松護軍,寶白衣領長史。爾后上下咸服,莫有敢言。」

匹夫:指苻坚。

略:夺取。当时前秦削平群雄,占据着北中国,与东晋对抗,所以说「略有下之半」。

狷(juàn)介:孤高,性情正直,不同流合污。

病沮(jǔ):困顿灰心。沮,颓丧。

發:泛指立身处世,也就是上文所谓自用其才。

网友完善贾谊论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贾谊论评析

《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全文紧扣贾谊失意而终展开,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认为贾谊悲剧的原因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并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命修养。末段总结文章目的:劝说人遇到贾谊这样的人才,要大胆使用,不要错过时机;劝解贾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论证有理有据、层次分明。

网友完善贾谊论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贾谊论赏析

贾谊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怀才不遇者」,郁郁而终。前人大多惜贾之才,而斥文帝误才之庸。苏轼却一反《史记》以来许多史家、学者对贾谊怀才不遇的肯定论述,从贾谊自身的角度,分析其悲剧产的必然性,批判贾谊的悲剧在于不能「自用其才」、「不善处穷」、「志大而量小」,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从而表达了苏轼对贾谊为人、遭际的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的态度。从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得出令人意料之外的结论,立论新异,见解深刻,富有启發性。

文章首段即开门见山地表明观点:一个人要有才能并不难,怎么使自己的才能获得發挥却是很难,而贾谊正是具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却不能够让自己的才能获得充分的發挥利用。「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是写虚;「惜乎!贾,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是写实。虚与实相辅相成,互为印证,使虚有所依,实有提高,相得益彰。

第二段,由强烈的惋惜进入舒缓的说理。提出「有所待」、「有所忍」是子施展抱负必须经历的艰苦过程,而古代贤人郁郁不得志,不一定是当时主不识贤才,或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此两段将焦点集中在贾谊不得汉文帝重用,乃是因为自身对政治的修养不够。文中的正描写「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就者大,则必有所忍」与「未必皆时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的假设,都反映苏轼对贾谊的看法。「夫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是围绕开头中心论点而抛出的一个分论点。

第三段,举史例说明贤人与帝王之间的关系,对分论点进行论证,是「所待」、「所忍」的具体化。孔子、孟子做到了此仁至义尽,尚且未能他们自己所愿,「若贾者,非汉文之不能用之不能用汉文也」。这一句紧扣文题之后,顺推舟地得出这个结论。后者并非分论点,而是论点的延伸形态,形式虽然变了,但实际上还是指「不能自用其才」,只是论述的角度有所变化,一个论点从不同角度去论证。由「不能自用其才」引申为「或者其自取也」,再引申为「之不能用汉文也」,论点逐层推进,一个比一个的含义更具体,论述一步比一步更深入。而对贾谊的具体情况,文章却并没做展开对比论述,而是采用「旁(孔、孟例)详本(贾谊事)略」的手法,语言精炼,不重复罗嗦。

第四段紧承上文,以当时历史背景出發,说明汉文帝不用贾谊的客观原因,情同骨肉的开国功臣和初出茅庐的洛阳少年,通过对比为汉文帝的决定做出强而有力的支持。而贾谊在政治失意后,郁郁寡欢、自伤自怜,不能够趁此修养其身,最后失意而终,这也是苏轼对他「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的批评。写绛侯、灌婴和贾谊的对比,前者用了较多的描述,极言其功高势大,同文帝关系非同一般,后者仅用」洛阳之少年「五个字,由于详略处理得巧妙,二者的对比也就非常鲜明了。

最后一段,再次讨论主与贤人之间的关系,千里马必须遇到伯乐才有施展大志的机会,因此贤臣要有名主才能大展怀抱。而人获得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了解他的个性若不被见用则会自伤不振,为此要做出适切的考虑,否则便是折损了一名人才。然而,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事,人要有才,还要有所忍耐、等待,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發挥。苏轼清醒地认识并指出贾谊自身的问题,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个性鲜明、见解透辟、切中肯綮。

全文紧扣着贾谊之失意而终,对贾谊的人格特质分析得非常深入,对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剖析也令人信服,用这样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与强调「有所待」、「有所忍」的命修养。从文章内容看,主要是针对人才自身而言;但从文末看,他的主要用意,又在于借以提醒为人者,希望他们正确对待和使用像贾谊这类「有狷介之操」的特殊人才,注意用其所,以免造成浪费人才。

在写作上,宕开一笔,收放自,极富特色。首先亮明全文观点,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总揽下文论述。紧接着,一个「惜乎」的深沉感叹句,以贾谊其人其事,紧紧印证所提观点,而且紧扣文题。接下来又暂时先放开贾谊其人,谈古之子和贤人。第四段又回到贾谊,文章前后相顾,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网友完善贾谊论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贾谊论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贾谊论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贾谊论作者苏轼的简介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贾谊论|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