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拼音版/注音版
cūn jū kǔ hán。
村居苦寒。
bái jū yì。
白居易。
bā nián shí èr yuè,
八年十二月,
wǔ rì xuě fēn fēn。
五日雪纷纷。
zhú bǎi jiē dòng sǐ,
竹柏皆冻死,
kuàng bǐ wú yī mín。
况彼无衣民。
huí guān cūn lǘ jiān,
回观村闾间,
shí shì bā jiǔ pín。
十室八九贫。
běi fēng lì rú jiàn,
北风利如剑,
bù xù bù bì shēn。
布絮不蔽身。
wéi shāo hāo jí huǒ,
唯烧蒿棘火,
chóu zuò yè dài chén。
愁坐夜待晨。
nǎi zhī dà hán suì,
乃知大寒岁,
nóng zhě yóu kǔ xīn。
农者尤苦辛。
gù wǒ dāng cǐ rì,
顾我当此日,
cǎo táng shēn yǎn mén。
草堂深掩门。
hè qiú fù shī bèi,
褐裘覆絁被,
zuò wò yǒu yú wēn。
坐卧有余温。
xìng miǎn jī dòng kǔ,
幸免饥冻苦,
yòu wú lǒng mǔ qín。
又无垄亩勤。
niàn bǐ shēn kě kuì,
念彼深可愧,
zì wèn shì hé rén。
自问是何人。
村居苦寒注释
“五日”句:形容天气极度寒冷,连经冬不凋的竹子和柏树都冻死了。
回观:遍观。村闾(lǘ):村落、村庄。闾,里巷的大门,因以作里巷的代称。
蒿(hāo)棘(jí):泛指柴草。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多种。棘,荆棘,多刺的灌木。
农者:种田的人。苦辛:痛苦酸辛。
顾:可是。当:值,在。此日:指在酷寒的时候。
草堂:茅草盖的房子,旧时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深:隐藏。掩门:闭门。
褐(hè)裘(qiú):布面的皮袍子。絁(shī)被:绵绸被子。
垄(lǒng)亩勤:种田的辛苦,垄亩,田亩,田间。
彼:指农民。深:甚。
是何人:是什么样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无垅亩之勤,却凭什么过着优裕的生活。
-
暂无!
村居苦寒赏析
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
“八年十二月”至“农者尤苦辛”为前一部分,描写了农民的艰难生活。这首诗写在北风如剑、大雪纷飞的寒冬,缺衣少被,夜不能眠的村民,痛苦地挣扎在死亡线上。“竹柏皆冻死”,说明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严冬。“十室八九贫”,说衣不遮身的农民,只能靠烧蒿棘艰难度日,可以想象那些衣不蔽体的百姓怎么抵挡得了这严寒的袭击。
“顾我当此日”到“自问是何人”是第二部分。诗人目睹村民的“苦寒”,回首看看自己:居住在私宅草堂,大门深闭;身穿褐色皮袍,盖着丝织绸被,或坐或卧都很暖和。每天待在宅内,不仅幸免了像村民那样的冻饥之苦,而且没有在垅亩田间辛勤耕作之累。最后感叹地说,想着你们村民的境况,自己深感惭愧,不禁自问:我是什么人呀?此几句写出了诗人的内疚心理,表达了对村民们的深切同情。
古典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很多,把农民的贫困痛苦与剥削阶级的骄奢淫逸加以对比的也不算太少。但是,像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却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除对比之外,这首诗还具有这样几个特点:语言通俗,叙写流畅,不事藻绘,纯用白描,诗境平易,情真意实。这些特点都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通俗平易的艺术风格。
-
暂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