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卢纶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逢病军人】

卢纶 - []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逢病军人】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逢病军人】拼音版/注音版

féng bìng jūn rén。

逢病军人。

lú lún。

卢纶。

xíng duō yǒu bìng zhù wú liáng,

行多有病住无粮,

wàn lǐ huán xiāng wèi dào xiāng。

万里还乡未到乡。

péng bìn āi yín gǔ chéng xià,

蓬鬓哀吟古城下,

bù kān qiū qì rù jīn chuāng。

不堪秋气入金疮。

【逢病军人】注释

有病:一作「无力」。

网友完善【逢病军人】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逢病军人】评析

此诗写一个伤病退伍在还乡途中的军人,从诗题看可能是以作者目睹的活事件为依据。诗人用集中描画、加倍渲染的手法,着重塑造人物的形象。诗中的这个伤兵退伍后,他很快就发觉等待着他的仍是悲惨的命运。「行多」,已不免疲乏;加之「有病」,对赶路的人就越发难堪了。病不能行,便引出「住」意。然而住又谈何容易,离军即断了给养,途跋涉中,乾粮已尽。「无粮」的境况下多耽一多受一罪。第一句只七字,写出「病军人」的三重不堪,将其行住两难、进退无路的凄惨处境和盘托出,这就是「加倍」手法的妙用。第二句承上句「行」字,进一步写人物处境。分为两层。「万里还乡」是「病军人」的目的和希望。尽管家乡也不会有运等着他,但狐首丘,叶落归根,对于「病军人」不过是得愿于乡里而已。虽然「行多」,但家乡远隔万里,未行之途必更多。就连于乡里那种可怜的愿望怕也难以实现呢。这就使「未到乡」三字充难言的悲愤、哀怨,令读者为之酸鼻。这里,「万里还乡」是不幸之幸,对于诗情是一纵;然而「未到乡」,又是「喜」尽悲来,对于诗情是一擒。由于这种擒纵之致,使诗句读来一唱三叹,低回不尽。

诗的前两句未直接写人物外貌。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然而由于加倍渲染与唱叹,人物形象已呼之欲出。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第三句进而刻画人物外貌,就更鲜明突出,有雕像被安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蓬」二字,极动地再现出一个疲病冻饿、受尽折磨的人物形象。「哀吟」直接是因为病饿的缘故,尤其是因为创伤发作的缘故。「病军人」负过伤(「金疮」),适逢「秋气」已至,气候变坏,于是旧伤复发。从这里又可知道其衣着的单薄、破敝,不能御寒。于是,第四句又写出了三重「不堪」。此外还有一层未曾明白写出而读者不难意会,那就是「病军人」常恐于道路、弃骨他乡的内心绝望的痛苦。正由于有交加于身心两方的痛苦,才使其「哀吟」令人不忍卒闻。这样一个「蓬哀吟」的伤兵形象,作者巧妙地把他放在一个「古城」的背景下,其形容的憔悴,处境的孤凄,无异十倍加。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可能象蚂蚁一样在城边去。

这样,通过加倍手法,有人物刻划,也有背景的烘托,把「病军人」饥、寒、疲、病、伤的苦难集中展现,「凄苦之意,殆无以过」(南宋·范药庄《对床夜语》)。它客观上是对社会的控诉,也流露出诗人对笔下人物的深切同情。

网友完善【逢病军人】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逢病军人】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逢病军人】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逢病军人】辑评

南宋·范药庄《对床夜语》:赵微明《回军跛者》之诗,只读起句,不必看题,亦必知为此诗矣。……卢纶《逢病军人》诗云:「行多有病住无粮……」驱骂虽未及前,而凄苦之意,殆无以过。起句亦尽。

《唐人绝句精华》:凡战阵伤残兵士,理应有抚恤。此诗所写伤兵之苦此,则其吋军政之窳败自在言外。吟,呻吟也。

网友完善【逢病军人】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卢纶 - []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逢病军人|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卢纶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