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拼音版/注音版
cháo zhōng cuò sòng liú zhòng yuán fǔ chū shǒu wéi yáng。
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
píng shān lán kǎn yǐ qíng kōng,
平山阑槛倚晴空,
shān sè yǒu wú zhōng。
山色有无中。
shǒu zhǒng táng qián chuí liǔ,
手种堂前垂柳,
bié lái jǐ dù chūn fēng。
别来几度春风。
wén zhāng tài shǒu,
文章太守,
huī háo wàn zì,
挥毫万字,
yī yǐn qiān zhōng。
一饮千钟。
xíng lè zhí xū nián shào,
行乐直须年少,
zūn qián kàn qǔ shuāi wēng。
尊前看取衰翁。
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注释
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又名《照江梅》、《芙蓉曲》。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後片两平韵。
刘仲原甫:当指刘敞。庆历进士,曾官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是欧阳文忠的年辈稍晚的朋友。
维扬:扬州的别称。
平山:即平山堂,为欧阳文忠任扬州知州时所修建,后成为扬州名胜。
「山色有无中」句:此处借用王摩诘《江汉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句意。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文忠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别来:分别以来。当时作者离开扬州大约八年。
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一说「文章太守」是作者用以指刘原甫。太守,汉代官名,即宋代的知州。
挥毫万字: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直须:就该、正应当。
尊:通「樽」,酒杯。
衰翁:词人自称。当时作者五十岁。
-
暂无!
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赏析
这首词一发端即带来一股突兀的气势,笼罩全篇。「平山栏槛倚晴空」,顿然使人感到平山堂凌空矗立,其髙无比。这一句写得气势磅礴,便为以下的抒情定下了疏宕豪迈的基调。接下去一句是写凭阑远眺的情景。据宋王仪父《舆地纪胜》记载,登上平山堂,「负堂而望,江南诸山,拱列檐下」,则山之体貌,应该是清晰的,但词人却偏偏说是「山色有无中」。这是因为受到王维《江汉临泛》原来诗句的限制,但从扬州而望江南,青山隐隐,自亦可作「山色有无中」之咏。
以下二句,描写更为具体。此刻当送刘原甫出守扬州之际,词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平山堂,想起堂前的杨柳。「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深情又豪放。其中「手种」二字,看似寻常,却是感情深化的基础。词人平山堂前种下杨柳,不到一年,便离开扬州,移任颍州。这几年中,杨柳之枝枝叶叶都牵动着词人的感情。杨柳本是无情物,但中国传统诗词里,却与人们的思绪紧密相连,何况这垂柳又是词人手种的。可贵的是,词人虽然通过垂柳写深婉之情,但婉而不柔,深而能畅。特别是「几度春风」四字,更能给人以欣欣向荣、格调轩昂的感觉。
过片三句写所送之人刘原甫,与词题相应。此词云「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不仅表达了词人「心服其博」的感情,而且把刘敞的倚马之才,作了精确的概括。缀以「一饮千钟」一句,则添上一股豪气,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
词的结尾二句,先是劝人,又回过笔来写自己。饯别筵前,面对知己,一段人生感慨,不禁冲口而出。无可否认,这两句是抒发了人生易老、必须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是由于豪迈之气通篇流贯,词写到这里,并不令人感到低沉,无形之中却有一股苍凉郁勃的情绪奔泻而出,拨动人的心弦,涤荡人的心灵。这是跟他在一开头时定下的基调分不开的。
这首词从平山堂写到堂前垂柳,从被送者写到送者,层层转折,一气呵成,不落一般酬赠之作的窠臼,历来受到词评家的赞赏。
-
暂无!
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辑评
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谓永叔短视,故云「山色有无中」。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中),非烟雨不能然也。
宋·魏菊庄《菊庄词话》:「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短视,故云。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非烟雨不能然也。
明末清初·曹顾菴《南溪词》:读欧公《朝中措》,如见公之「须眉生动,偕游于千载之上也」。
清·刘融斋《艺概》:词有尚风,有尚骨,欧公《朝中措》云:「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东坡《雨中花慢》云:「髙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馀妍。」孰风孰骨可辨。
清·黄苏《蓼园词选》:(「行乐直须年少」句)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现身说法,神采奕奕动人。
清·沈约斋《论词随笔》:用成语,贵浑成脱化,如出诸已。贺方回「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用薛玄卿句,欧阳永叔「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用王摩诘句,均妙。
-
暂无!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