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欧阳修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岘山亭记】

欧阳修 - []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时矣,至于流馀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皆足以垂于不朽。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以湮灭于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邑人史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知名当时,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因以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记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知叔子之,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而安乐之此,则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欲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寓离骚之极目者,宜其览者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岘山亭记】翻译文

岘山临汉,看上去山势突出高大,(实际上)它是周围群山之中的小山。然而它在荆州特别有名,这难道不是因为那里的人(才著名)吗?那些人是谁呢?是羊祜叔子、杜预元凯。当晋与吴用武力相争时,常常要倚仗荆州,以它为军事重地,而羊祜杜预二人相继在这里,就平定东吴,成就了晋的统一大业,他们功业已经超过了当世之人。至于他们成功的事迹产的影响,广泛传扬于江汉之间,到现在人们仍然思念他们,而对于羊叔子的思念特别深。大概是元凯凭他的功劳业绩,叔子凭他的仁义品行,二人所作所为有所不同,然而却都足以流传不朽。

我很怀疑那些(已有功业传世)却又反过来急切追求后世功名的人,什么原因呢?传说羊叔子曾登上这座山,很有感慨地告诉他的部下,认为这山一直矗立在那里,而前世的名人都已泯灭无闻,因此羊叔子联想到自己而十分悲伤。然而(他)惟独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因为有了自己才特别著名的。元凯在两块石碑上刻了自己的功业,一块安置在这座山上,一块投到汉之中。(他这样做)是知道山峦沟壑有变化,而不知道石碑有时也会磨灭的。难道(他们)都太重视自己的名声影响而作此充分的忧虑呢,还是(他们为此)作得很周全而想得很深远呢?

岘山上本来有亭,世上人们传说是羊叔子所游历休憩之处。那里建筑屡兴屡废的原因,就是后世之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中辉凭光禄卿的身份作襄阳官。第二年,因为岘山亭的破旧,(史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座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称。史辉闻名于世间(下),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人安定于他的执政,乐于跟从着他,也就根据史的官职名号,为岘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他人又想在石碑上记录史的事迹,打算用这办法让史与羊叔子、杜元凯之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不能阻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于是他前来向我托付写亭记。。

我认为,史知道并敬慕羊叔子的范而(想)承袭他在民间流传的事迹,那么史的为人表现和志向(何)就可以想见了;襄人敬爱史活安定乐逸,那么史的为政(何)又可以知道了。这些就是襄人想写下来的。(我想)那岘山周围的秀丽光和笼罩于幽深杳远之中的草木云烟,它们于空旷原野上时隐时现,可以供给登高远望写出忧思愁苦诗文的人,适合他们观览时得到它,足它。至于这座岘山亭的屡兴屡废,(或许)有人自会写出亭记,有人认为不必深究其中的详情,(这些)我都不再说明了。

熙宁三年,十二十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写下了这篇文章。

网友完善【岘山亭记】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岘山亭记】拼音版/注音版

xiàn shān tíng jì。

岘山亭记。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

xiàn shān lín hàn shàng,

岘山临汉上,

wàng zhī yǐn rán,

望之隐然,

gài zhū shān zhī xiǎo zhě,

盖诸山之小者,

ér qí míng tè zhe yú jīng zhōu zhě,

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

qǐ fēi yǐ qí rén zāi qí rén wèi shuí yáng hù shū zǐ dù yù yuán kǎi shì yǐ。

岂非以其人哉﹗其人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

fāng jìn yǔ wú yǐ bīng zhēng,

方晋与吴以兵争,

cháng yǐ jīng zhōu yǐ wéi zhòng,

常倚荆州以为重,

ér èr zi xiāng jì yú cǐ,

而二子相继于此,

suì yǐ píng wú ér chéng jìn yè qí gōng liè yǐ gài yú dāng shí yǐ,

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时矣,

zhì yú liú fēng yú yùn,

至于流风馀韵,

ǎi rán bèi yú jiāng hàn zhī jiān zhě,

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zhì jīn rén yóu sī zhī,

至今人犹思之,

ér yú sāi shū zǐ yě yóu shēn。

而于思叔子也尤深。

gài yuán kǎi yǐ qí gōng,

盖元凯以其功,

ér shū zǐ yǐ qí rén,

而叔子以其仁,

èr zi suǒ wéi suī bù tóng,

二子所为虽不同,

jiē zú yǐ chuí yú bù xiǔ。

皆足以垂于不朽。

yú pō yí qí fǎn zì jí jí yú hòu shì zhī míng zhě hé zāi chuán yán shū zǐ cháng dēng zī shān,

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传言叔子尝登兹山,

kǎi rán yǔ qí shǔ,

慨然语其属,

yǐ wèi cǐ shān cháng zài,

以谓此山常在,

ér qián shì zhī shì,

而前世之士,

jiē yǐ yān miè yú wén,

皆以湮灭于闻,

yīn zì gù ér bēi shāng rán dú bù zhī zī shān dài jǐ ér míng zhù yě。

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

yuán kǎi míng gōng yú èr shí,

元凯铭功于二石,

yī zhì zī shān zhī shàng,

一置兹山之上,

yī tóu hàn shuǐ zhī yuān,

一投汉水之渊,

shì zhī líng gǔ yǒu biàn,

是知陵谷有变,

ér bù zhī shí yǒu shí ér mó miè yě。

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qǐ jiē zì xǐ qí míng zhī shén,

岂皆自喜其名之甚,

ér guò wèi wú qióng zhī lǜ yú jiāng zì dài zhě hòu,

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

ér suǒ sī zhě yuǎn yú shān gù yǒu tíng,

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

shì chuán yǐ wéi shū zǐ zhī suǒ yóu zhǐ yě。

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

gù qí lǚ fèi ér fù xīng zhě,

故其屡废而复兴者,

yóu hòu shì mù qí míng,

由后世慕其名,

ér sī qí rén zhě duō yě。

而思其人者多也。

xī níng yuán nián,

熙宁元年,

yú yì rén shǐ jūn zhōng huī,

余邑人史君中辉,

yǐ guāng lù qīng lái shǒu xiāng yáng,

以光禄卿来守襄阳,

míng nián yīn tíng zhī jiù,

明年因亭之旧,

guǎng ér xīn zhī,

广而新之,

jì zhōu yǐ huí láng zhī zhuàng,

既周以回廊之壮,

yòu dà qí hòu xuān,

又大其后轩,

shǐ yǔ tíng xiāng chèn。

使与亭相称。

jūn zhī míng dāng shí,

君知名当时,

suǒ zhì yǒu shēng,

所至有声,

xiāng rén ān qí zhèng ér lè cóng qí yóu。

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

yīn yǐ jūn zhī guān,

因以君之官,

míng qí hòu xuān wèi guāng lù táng,

名其后轩为光禄堂,

yòu yù jì shì yú shí,

又欲记事于石,

yǐ yǔ shū zǐ yuán kǎi zhī míng,

以与叔子元凯之名,

bìng chuán yú jiǔ yuǎn,

并传于久远,

jūn jiē bù néng zhǐ yě,

君皆不能止也,

nǎi lái yǐ jì shǔ yú yú。

乃来以记属于余。

yú wèi jūn zhī shū zǐ zhī fēng,

余谓君知叔子之风,

ér xí qí yí jī,

而袭其遗迹,

zé qí wéi rén yǔ qí zhì zhī suǒ cún zhě kě zhī yǐ。

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

xiāng rén ài jūn ér ān lè zhī rú cǐ,

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

zé jūn zhī wéi zhèng yú xiāng zhě yòu kě zhī yǐ。

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cǐ xiāng rén zhī suǒ yù shū yě。

此襄人之所欲书也。

ruò qí zuǒ yòu shān chuān zhī shèng shì,

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

yǔ fū cǎo mù yún yān zhī yǎo ǎi,

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

chū mò yú kōng kuàng yǒu wú zhī jiān,

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

ér kě yǐ bèi shī rén zhī dēng gāo,

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

yù lí sāo zhī jí mù zhě,

寓离骚之极目者,

yí qí lǎn zhě zì dé zhī。

宜其览者自得之。

zhì yú tíng lǚ fèi xìng,

至于亭屡废兴,

huò zì yǒu jì,

或自有记,

huò bù bì jiū qí xiáng zhě,

或不必究其详者,

jiē bù fù dào。

皆不复道。

xī níng sān nián shí yuè èr shí yǒu èr rì,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

liù yī jū shì ōu yáng xiū jì。

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岘山亭记】注释

汉上:汉之上。

隐然:庄重的样子。

“方晋与吴以兵争”五句: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后,即有灭吴之志,因荆州是与吴接壤的军事要地,故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准备伐吴。羊祜、杜预均善用兵,羊枯时举杜预自代,于太废元年平吴。

“至于流馀韵”四句:据《晋书·羊祜传》:“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牌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被,传播。

元凯以其功:杜预领兵伐吴,功劳最大,平吴后封当阳县侯。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

属:下属、随员。此指从事邹润甫。

待:凭借。

“盖元凯以其功”三句:《晋书·杜预传》:“预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

“是知陵谷有变”句:杜预知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变化,可是他竟然不知道石碑也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化剥蚀以至消灭。

“将自待者厚”句:或者因为过于重视自己所以想得这样远吧。

熙宁元年:公元一〇六八年。

光禄卿:光禄寺的主管官,掌朝廷祭祀朝会等事。这里指史中辉的官阶。

所至有声:所到之处都有官声,指有善政。

“因以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句:所以把史中辉光禄卿的官称命名新修的后轩为光禄堂。

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句:光禄堂的命名和刻石纪事,都是襄阳当地人的要求,史中辉不能阻止,因此来请欧阳修写碑记。

慕叔子之:仰慕羊祜的流馀韵。,指政治度。

“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六句:一般碑记的体裁,宜写所记事物的自然形势及其沿革。作者用“览者自得之”以及下文的“皆不复道”,是省略的写法。其,指岘山亭。胜势,指秀丽的景。诗人之登高,《汉书·艺文志》,“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离骚》,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著名诗篇,这里指诗。

“至于亭屡废兴’四句:意思是岘山亭曾多次毁坏重修,以往也会有碑记,但也没有必要详细说它的兴废经过了,所以这里都不写进去。

网友完善【岘山亭记】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岘山亭记】评析

《岘山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受史中辉之托,关于岘山写的一篇记,也是他的代表作。全文一开始就写出两个让岘山出名的人物——羊祜和杜预,然后对他们立下的功勋给予充分肯定。但是,针对他们各自自顾悲伤、铭功刻石的功名态度,又进行了批评。最后,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有所建树,重政绩而轻名声。

网友完善【岘山亭记】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岘山亭记】赏析

岘山,座落在湖北襄阳城南七里,东临汉,与紫盖山、万山并称三岘,而岘山为之首,故又名岘首山。其山虽不高峻雄奇,却因羊祜而闻名遐迩。据《太平御览·卷四十三》引《十道志》,“羊祜常与从事邹润甫共登岘山,垂泣日:‘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不可得知,念此使人悲伤。我百年后,魂魄犹当此山也。’润甫对曰:‘公德冠四,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当与此山俱传。若湛(润甫名)辈乃当知公语耳。’后以州人思慕,遂立羊公庙并碑于此山。”羊祜,字叔子,晋武帝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驻襄阳,与东吴陆抗对峙,彼此不相侵扰,后入朝陈伐吴之计,举杜预自代。杜预(字元凯)继任后,平定东吴。岘山因此二人而知名。

这篇碑记是应襄阳知府史中辉之请而写的。作者一向反对趋时邀誉,所以文章一方肯定羊祜、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一方对他们的“汲汲于后世之名”,也发出了“自待者厚”的讥评;特别是对杜预的“纪功于二石”,指出他“不知石有时而磨灭”。因而,文中说到“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是希望史中辉在政事上能有所建树。

作者略去岘山的自然貌,而着重抒发由岘山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在碑记文中别具一格。

网友完善【岘山亭记】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岘山亭记】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岘山亭记】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欧阳修 - []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岘山亭记|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欧阳修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