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宇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祜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书既出,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于时。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馀,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骋,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之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君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多德之。盖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作《易传》,未成而卒。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翻译文
蜀地有一个姓苏的君子,名洵,字明允,是眉州眉山县人。苏君高洁的品行和道义,在家里修养而成,在家乡广为传播,在蜀地的百姓中出名已经很久了。在至和、嘉佑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到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把它献给了朝廷。文章印刷后,公卿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他的两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并且都在前列,在当时也因文采学识而出名。
眉山在西南方数千里之外,苏洵父子由默默无闻而一日之间名扬京城,于是苏洵父子的文章从此独占天下;苏洵的文章广博雄辩,气势宏大,读到的人感到惊讶并由此想到他(神采飞扬)的样子。见面后发现他老实温和,似乎不像健谈的人。到逐渐接近他,跟他相处越久,就会发现他越发可爱。断断续续地谈出他所知道的,越询问他,就觉得他像什么都知道一样。唉,可以称得上是纯明笃实的君子之人了!
苏洵的曾祖名佑;祖父名杲亲;父名序,曾被朝廷授予尚书职方员外郎之职,三代都不显达。苏序有三个儿子,长子苏澹,次子苏涣,两人都靠文章考中了进土;而苏洵最小,唯独(他)不喜欢学习,已经成人后还不知道读书。他的父亲也放任他而不过问,乡邻和亲戚都对这感到奇怪。有人询问原因,他的父亲只是笑笑而不回答,而苏洵本人也依然我行我素。到二十七岁时才发愤努力学习,谢绝了先前交往的伙伴,关起门来读书写文章。一年后,去考进士连考两次都没考中,又考秀才异等也没有考中。回家后感叹道:“这些都不值得我学习。”于是把自己先前写的数百篇文章拿来全部烧掉,闭门读书越发用功,有五六年时间不动笔写文章。于是潜心地研究了六经和百家的学说,考证古今太平与动乱、成功与失败的变迁和圣贤们的挫折、顺利、出仕、退隐的原因,获得了它们的精华,涵养、积蓄丰富。但抑制着不表达出来。这样很长时间后,自己感概地说:“可以了!”从此文思敏捷,顷刻之间下笔千言,文章纵横驰骋,思路开阖自如,必定达到深入细微的地方才停下来。大概是他禀赋深厚,所以才表现出来得晚;他的心志诚实,所以学到的东西精深。从他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求学者都尊崇他的贤能,学习他的文章,并当作典范来效仿。因为他们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称他“老苏”来区别他们。
开始的时候,欧阳修为他向朝廷推荐文章,(朝廷)召他到紫微阁供职,他推辞没有到任,后来又授予他秘书省校书郎。恰逢太常编修建隆年间以来的礼书,于是让他作了霸州文安县主簿,使他拿主簿的俸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共同璃修礼书,写成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编成后,正当要上奏朝廷而还没有上报的时候,他却因病去世了。当时是治平三年四月戊申日,享年五十八岁。天子知道后为他感到哀痛,特地赠他光禄寺丞的官职,命令有司准备船载着他的尸体回蜀地下葬。
苏洵喜欢跟人交往,惠他人之所急,友人死了他就周济抚养人家的孩子,因此乡邻都很感激他。苏洵晚年喜欢《易》,曾说:“《易》的内容太深奥了,加上遗失而弄不明白的地方,一些儒生拿附会之说混淆它,去掉这些(附食之说)那么圣人的思想就显现出来了。“著有《易传》但没完成就死了。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在了彭山的安镇乡可龙里。
-
暂无!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誌铭拼音版/注音版
gù bà zhōu wén ān xiàn zhǔ bù sū jūn mù zhì míng。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ōu yáng xiū。
欧阳修。
yǒu shǔ jūn zǐ yuē sū jūn,
有蜀君子曰苏君,
huì xún,
讳洵,
yǔ míng yǔn,
宇明允,
méi zhōu méi shān rén yě。
眉州眉山人也。
jūn zhī xíng yì,
君之行义,
xiū yú jiā,
修于家,
xìn yú xiāng lǐ,
信于乡里,
wén yú shǔ zhī rén jiǔ yǐ。
闻于蜀之人久矣。
dāng zhì hé jiā hù zhī jiān,
当至和、嘉祜之间,
yǔ qí èr zi shì zhé,
与其二子轼、辙,
xié zhì jīng shī,
偕至京师,
hàn lín xué shì ōu yáng xiū dé qí suǒ zhù shū èr shí èr piān xiàn zhū cháo。
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
shū jì chū,
书既出,
ér gōng qīng shì dài fū zhēng chuán zhī。
而公卿士大夫争传之。
qí èr zi jǔ jìn shì,
其二子举进士,
jiē zài gāo děng,
皆在高等,
yì yǐ wén xué chēng yú shí。
亦以文学称于时。
méi shān zài xī nán shù qiān lǐ wài,
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
yī rì fù zǐ yǐn rán míng dòng jīng shī,
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
ér sū shì wén zhāng suì shàn tiān xià。
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
jūn zhī wén bó biàn hóng wěi,
君之文博辩宏伟,
dú zhě sǒng rán xiǎng jiàn qí rén。
读者悚然想见其人。
jì jiàn ér wēn wēn shì bù néng yán,
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
jí jí zhī,
及即之,
yǔ jū yù jiǔ,
与居愈久,
ér yù kě ài。
而愈可爱。
jiān ér chū qí suǒ yǒu,
间而出其所有,
yù kòu ér yù wú qióng。
愈叩而愈无穷。
wū hū,
呜呼,
kě wèi chún míng dǔ shí zhī jūn zǐ yě céng zǔ huì hù,
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 曾祖讳祜,
zǔ huì gǎo,
祖讳杲,
fù huì xù,
父讳序,
zèng shàng shū zhí fāng yuán wài láng。
赠尚书职方员外郎。
sān shì jiē bù xiǎn。
三世皆不显。
zhí fāng jūn sān zǐ yuē dàn yuē huàn,
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
jiē yǐ wén xué jǔ jìn shì ér jūn shǎo dú bù xǐ xué,
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
nián yǐ zhuàng yóu bù zhī shū。
年已壮犹不知书。
zhí fāng jūn zòng ér bù wèn,
职方君纵而不问,
xiāng lǘ qīn zú jiē guài zhī。
乡闾亲族皆怪之。
huò wèn qí gù,
或问其故,
zhí fāng jūn xiào ér bù dá,
职方君笑而不答,
jūn yì zì rú yě。
君亦自如也。
nián èr shí qī,
年二十七,
shǐ dà fā fèn,
始大发愤,
xiè qí sù suǒ wǎng lái shào nián,
谢其素所往来少年,
bì hù dú shū wéi wén cí。
闭户读书为文辞。
suì yú,
岁馀,
jǔ jìn shì zài bù zhōng,
举进士再不中,
yòu jǔ mào cái yì děng bù zhōng,
又举茂才异等不中,
tuì ér tàn yuē cǐ bù zú wèi wú xué yě。
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
xī qǔ suǒ wéi wén shù bǎi piān fén zhī。
”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
yì bì hù dú shū,
益闭户读书,
jué bǐ bù wéi wén cí zhě wǔ liù nián。
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nǎi dà jiū liù jīng bǎi jiā zhī shuō,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yǐ kǎo zhì gǔ jīn zhì luàn chéng bài shèng xián qióng dá chū chù zhī jì。
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dé qí jīng cuì,
得其精粹,
hán chù chōng yì,
涵畜充溢,
yì ér bù fā。
抑而不发。
jiǔ zhī,
久之,
kǎi rán yuē kě yǐ yóu shì xià bǐ qǐng kè qiān yán。
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
qí zòng héng shàng xià,
其纵横上下,
chū rù chí chěng,
出入驰骋,
bì zào yú shēn wēi ér hòu zhǐ。
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gài qí bǐng zhī hòu,
盖其禀之厚,
gù fā zhī chí qí zhì yě què,
故发之迟;其志也悫,
gù dé zhī jīng。
故得之精。
zì lái jīng shī,
自来京师,
yī shí hòu shēng xué zhě jiē zūn qí xián,
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
xué qí wén yǐ wéi shī fǎ。
学其文以为师法。
yǐ qí fù zǐ jù zhī míng,
以其父子俱知名,
gù hào lǎo sū yǐ bié zhī。
故号“老苏”以别之。
chū,
初,
xiū wéi shàng qí shū,
修为上其书,
zhào shì zǐ wēi gé,
召试紫微阁,
cí bù zhì。
辞不至。
suì chú shì mì shū shěng jiào shū láng。
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
huì tài cháng xiū zuǎn jiàn lóng yǐ lái lǐ shū,
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
nǎi yǐ wéi bà zhōu wén ān xiàn zhǔ bù,
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shǐ shí qí lù,
使食其禄,
yǔ chén zhōu xiàng chéng lìng yáo pì tóng xiū lǐ shū。
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
wèi tài cháng yīn gé lǐ yī bǎi juǎn。
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shū chéng,
书成,
fāng zòu wèi bào ér jūn yǐ jí zú,
方奏未报而君以疾卒,
shí zhì píng sān nián sì yuè wù shēn yě。
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
xiǎng nián wǔ shí yǒu bā。
享年五十有八。
tiān zǐ wén ér āi zhī,
天子闻而哀之,
tè zèng guāng lù sì chéng,
特赠光禄寺丞,
chì yǒu sī jù zhōu zài qí sàng guī yú shǔ。
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
jūn shàn yú rén jiāo,
君善与人交,
jí rén huàn nàn,
急人患难,
sǐ zé xù yǎng qí gū,
死则恤养其孤,
xiāng rén duō dé zhī。
乡人多德之。
gài wǎn ér hǎo yì,
盖晚而好《易》,
yuē yì zhī dào shēn yǐ,
曰:“《易》之道深矣,
gǔ ér bù míng zhě,
汩而不明者,
zhū rú yǐ fù huì zhī shuō luàn zhī yě,
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
qù zhī zé shèng rén zhī zhǐ jiàn yǐ。
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
zuò yì zhuàn,
”作《易传》,
wèi chéng ér zú。
未成而卒。
zhì píng sì nián shí yuè rén shēn,
治平四年十月壬申,
zàng yú péng shān zhī ān zhèn xiāng kě lóng lǐ。
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