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陆游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 []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翻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网友完善【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拼音版/注音版

qiū bō mèi qī yuè shí liù wǎn dēng gāo xìng tíng wàng cháng ān nán shān。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lù yóu。

陆游。

qiū dào biān chéng jiǎo shēng āi,

秋到边城角声哀,

fēng huǒ zhào gāo tái。

烽火照高台。

bēi gē jī zhù,

悲歌击筑,

píng gāo lèi jiǔ,

凭高酹酒,

cǐ xìng yōu zāi。

此兴悠哉。

duō qíng shuí shì nán shān yuè,

多情谁似南山月,

tè dì mù yún kāi。

特地暮云开。

bà qiáo yān liǔ,

灞桥烟柳,

qǔ jiāng chí guǎn,

曲江池馆,

yīng dài rén lái。

应待人来。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注释

秋波媚: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

高兴亭:亭名,在南郑(今属陕西)内城西北,正对当时在金占领区的安南山。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任上。

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

烽火:古代边防措施,于高峰处建台,镇守士卒于敌炬,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视军民作防御和迎敌准备。后又有每日处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此指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

高台:本处指高兴亭。

筑:古代的一中絃乐器。

酹(lèi):把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

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安名胜。

曲江:池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为唐代以来的游览胜地。

应:应该。

人:指宋军,也包括作者。

网友完善【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评析

词的上阕首句写秋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惋惜。次句写烽火,这是报前线无事的平安烽火。《唐六典》:“镇戍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陆游《辛丑正三日》诗自注:“予从戎日,尝大中登兴元城上高兴亭,待平安火至”。又《感旧》自注:“平安火并南山来,至山南城下。”又《频夜梦至南郑小益之间慨然感怀》:“客枕梦游何处所,梁州西北上危台。暮云不隔平安火,一点遥从骆谷来。”都可以和这首词句互证。高歌击筑,凭高洒,引起收复关中成功在望的无限高兴,这说明上所写的角声之哀歌声之悲,不是什么忧郁哀愁的低调,而是慷慨悲壮的旋律。“此兴”的“兴”,兼切亭名。

词的下阕的描写是从上阕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而来,紧密相连,却又是全新的状态,全表达了诗人“高兴”的“兴”。作者把无情的自然界物色的南山之,赋予人的感情,并加倍地写成为谁也不及它的多情。多情就在于它和作者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一脉相通,它为了让作者清楚地看到安南山的目,把层层云幕都推开了。这里,也点明了七十六日夜晚,在南郑以东的安南山头,皎洁的轮正在升起光华。然后进一步联想到灞桥烟柳、曲江池台那些美丽的景区,肯定会多情地等待收复关中的宋朝军队的到来。这里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作者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这种想象是在上阕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

全词由“哀”到“兴”,充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情调昂扬,表达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精神。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少见的。

网友完善【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陆游 - []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列,因论恢复,为桧黜落。桧死,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始为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绍兴三十年(1160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五》)。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迁大理寺司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九十一》)兼宗正簿。宋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十九》)。因论龙大渊、曾纯甫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1165年),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魏公用兵论罢。干道六年(1170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十三·入蜀记》)。干道八年(1172年),应王公明辟,为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1175年),范石湖帅蜀,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十四·范待制诗集序》)。淳熙三年(1176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淳熙五年(1178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淳熙六年(1179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十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淳熙十三年(1186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淳熙十五年(1188年),召除军器少监。宋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复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十二·五十四》)。闲居十馀年。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泰三年(1203年),宝谟阁待制致仕。开禧三年(1207年),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1210年)卒,年八十五。放翁毕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与尤遂初、杨诚斋、范石湖并称为“南渡后四大家”。工诗、词、散文,亦长于史学,著作繁富。今存诗九千馀首,其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多沉郁顿挫,感激豪宕之作,亦不乏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及诗篇,但亦富气吞残虏之概。杨升菴谓“放翁辞,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著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南唐书》、《老学菴笔记》等。生平见《宋史·卷三百九十五·陆游传》。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秋波媚 ·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陆游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