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杜甫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悲青阪】

杜甫 - []

我军青坂在东门,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悲青阪】翻译文

我军驻扎在武功县东门外的青坂。气严寒,兵士都在太白山的泉窟中饮马。可是黄头的奚兵每向西推进,只有几个骑兵,居然敢弯弓射箭向我军冲击。这时,山上是,河中有冰,旷野里一片萧瑟气象。青的是报警的烽烟,白的是战兵士的枯骨。怎么能托人带个信给我军,嘱咐他们暂时忍耐一下,等到明年再来反攻,千万不要急躁。

网友完善【悲青阪】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悲青阪】拼音版/注音版

bēi qīng bǎn。

悲青坂。

dù fǔ。

杜甫。

wǒ jūn qīng bǎn zài dōng mén,

我军青坂在东门,

tiān hán yìn mǎ tài bái kū。

天寒饮马太白窟。

huáng tóu xī ér rì xiàng xī,

黄头奚儿日向西,

shù qí wān gōng gǎn chí tū。

数骑弯弓敢驰突。

shān xuě hé bīng yě xiāo sè,

山雪河冰野萧瑟,

qīng shì fēng yān bái rén gǔ。

青是烽烟白人骨。

yān dé fù shū yǔ wǒ jūn,

焉得附书与我军,

rěn dài míng nián mò cāng cù。

忍待明年莫仓卒。

【悲青阪】注释

青坂(bǎn)、东门:都是唐军驻军之地。

太白:山名,在武功县,离安二百里。这里泛指山地。

饮(yìn)马:给马喝

寒饮马太白窟”句:写出唐军当寒,住寒山,饮寒,见得处于劣势。

奚(xī)儿:犹胡儿。奚是东胡的一种。有一个名为室韦的部落,以黄布裹头,故称为“黄头奚”。《新唐书》卷二百十九:“室韦,契丹别种。分部凡二十余:日岭西部、山北部、黄头部,强部也。”又:“奚,亦东胡种。元魏时,自号库真奚。至隋,始去库真,但曰奚。”《安禄山事迹》:“禄山反,发同罗、奚、契丹、室韦、曳落河(胡言壮士)之众,号父子军。”

“数骑弯弓敢驰突”句:写安史叛军得胜后的骄横。

白人骨:即白是人骨。“是”字从上文而省,文章中也常有此格。这两句写败后惨景。

仓卒(cù):犹仓猝。是说要作准备,不要鲁莽急躁,忍,坚忍。《房琯传》说:“琯与贼对垒,欲持重以伺之,为中使(宦官)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所以希望我方忍待。杜甫这时正陷安史叛军中,行动不自由,又找不到捎信的人,所以很焦急。

网友完善【悲青阪】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悲青阪】评析

此诗作于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作者在安城听到唐军惨败于安禄山叛军的消息后,与《悲陈陶》写的是同一时间同一事件。前半部分说唐朝官军占据了太白山高地坚守着,可是黄头奚兵非常骄横;后半部分写唐军的败相,以及被困在安城内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表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网友完善【悲青阪】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悲青阪】赏析

此诗中“数骑”和“敢”字都是经过锻炼的字眼。只用三个字就表现了安禄山叛军的强壮和官军的怯弱。“青是烽烟白人骨”这一句,本来应该说“青是烽烟,白是人骨”。缩成七言句只省略一个“是”字。《同谷歌》有一句“前飞鴐鹅后鹙鸧”,本来是“前飞鴐鹅,后飞鹙鸧”。省略了一个“飞”字。又《李潮八分小篆歌》有一句“秦有李斯汉蔡邕”,省略了一个“有”字。这种句法,仅见于七言古诗,五言诗中绝对不可能有。七言律诗中也少见。“青是烽烟白人骨”止是一个描写句,“白人骨”还属于夸张手法。阵亡士兵的尸体暴露在荒野里,至少要几个才剩一堆白骨。杜甫此句,只表现“尸横遍野”的情景。他有一首《释闷》诗,其中有一联道:“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也是写战后的原野,它和“青是烽烟白人骨”是同一意境的两种写法。

此诗第二联写安禄山部队的强悍,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官军亡之惨。而在叙述同一事件的另一首诗《悲陈陶》里,第二联写官军士气怯弱,无战斗力;第三联是其后果,所以写“群胡”的飞扬跋扈。可见杜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同一事件的艺术手法。第四联是写被困在安城内的人民和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陈陶斜一败之后,安城中的人民在痛哭之馀,还希望官军马上再来反攻。可是在青坂再败之后,人民知道敌我兵力相差甚远,只得放弃“日夜更望官军至”的念头。杜甫在安城中,听到唐军战败的消息,心中非常焦急。而只设想托人带信给官军,希望他们整顿兵力,待明年再来反攻。这两首诗的结尾句深刻地表现了人民对一再成败的官军的思想感情的合于逻辑的转变。

《杜诗镜铨》引用了邵子湘的评语云:“日夜更望官军至,人情此;忍待明年莫仓卒,军机此。此杜之所以为诗史也。”这个评语,反映出邵子湘认为两个结句有矛盾,因此他把《悲陈陶》的结句说是人民的感情此;把《悲青坂》的结句说是军事形势有这样的需要。他以为这样讲可以解释矛盾。其实是似是而非。要知道,“军机此”,也同样是安城中人民听到青坂之败以后的认识和感情。杜甫写的正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转变,根本不能以为两首诗的结句有矛盾。

网友完善【悲青阪】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悲青阪】辑评

王嗣奭《杜臆》:“数骑弯弓敢驰突”,奚儿之轻视我军也,可轻进兵乎?故有“莫仓卒”之戒。

何焯《义门读书记》:落句深伤中人督战,以致一败涂地也。

浦起龙《读杜心解》:青坂之悲,悲屡败而不惩也。与前篇(《悲陈陶》)一串。“”“冰”“烽”“骨”,所见无余物矣。

杨伦《杜诗镜铨》:写出战败惨景(“山河冰”二句下)。

施补华《岘佣说诗》:《悲青坂》亦乐府。“山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无限凄凉,以十四字括之,愈简愈悲。

网友完善【悲青阪】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悲青阪】作者杜甫的简介

杜甫 - []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悲青阪|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杜甫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