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拼音版/注音版
dēng yǎn zhōu chéng lóu。
登兖州城楼。
dù fǔ。
杜甫。
dōng jùn qū tíng rì,
东郡趋庭日,
nán lóu zòng mù chū。
南楼纵目初。
fú yún lián hǎi yuè,
浮云连海岳,
píng yě rù qīng xú。
平野入青徐。
gū zhàng qín bēi zài,
孤嶂秦碑在,
huāng chéng lǔ diàn yú。
荒城鲁殿馀。
cóng lái duō gǔ yì,
从来多古意,
lín tiào dú chóu chú。
临眺独踌躇。
登兖州城楼辑评
《瀛奎律髓》:此诗中两联似皆言景,然后联感慨,言秦、鲁俱亡,以「古意」二字结之,即东坡用《兰亭》意也。
《唐诗品汇》:刘云:俯仰感慨语,何地无之(「浮云」二句下)。
《唐诗广选》:赵子常曰:曰「从来」则平昔抱怀可见,曰「独」则同登楼者未必知之。
《批点唐诗正声》:三、四气象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凄婉,上下千年,良为慨叹。秦王好大喜功,鲁恭好宫室,言之以讽,可谓哀而不伤矣。公诗实出其祖审言《登襄阳城》,气魄相似。
《杜工部诗说》: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共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干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赵汸曰:「孤嶂」、「荒城」一联感慨深矣。时方承平,故虽哀而不伤。
《唐诗摘钞》:凡起调高则收处宜平落以遗其声;起调平则收处宜振起以激其响。七句「从来」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无馀,此临眺时所以怀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无馀,而说有「馀」,此诗家之妙旨;言「在」,而实不在;言「馀」,而实无馀。此读者之善会。
《杜诗详注》: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张鋋注:凡诗体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广大精微,此诗兼之矣。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不让乃祖。陆贻典:此与审言《登襄城》一律。查慎行:此杜陵少作也,深稳已若此。五、六每句首尾下字极工密,所谓「诗律细」也。纪昀:此工部少年之作,句句谨严。中年以后,神明变化,不可方物矣。以「纵目」领起中四句,即从「秦碑」、「鲁殿」脱卸出「古意」作结,运法细而无迹。又云:晚唐诗多以中四句言景,而首尾言情。虚谷欲力破此习,故屡提倡此说。冯氏讥之,未尝不是。但未悉其矫枉之苦心,而徒与庄论耳。无名氏(乙):盛唐精壮,妙含馀韵则初唐矣。
《絸斋诗谈》:此等诗在集中不多得。其胸中尚无隐忧,身处俱是乐境,故天趣足而象气佳,此后则不能如此已。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变换处,不然便是骈砌手。
《唐宋诗醇》:安雅妥贴,杜律中最近人者,故后人多摹此派。
《杜诗话》:《登兖州城楼诗》,公十五岁时作,时公父闲为兖州司马,故有「东郡趋庭」句,《壮游》诗所谓「往岁十四五,出游瀚墨场,」要是公当家运世风正盛之际云尔。诗之雄杰,与《登岳阳楼》并堪千古。然是时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贼,故「戎马关山北」一语,不胜只身飘泊之感,盖《兖》无事而吊古,《岳》即景以伤今,情绪殊判然也。
《读杜心解》: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
《杜诗镜铨》:此集中第一首律诗,气象宏阔,感慨遥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三、四承上「纵目」字写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怀,章法方不呆板。
《此木轩唐五言律诗读本》:此诗每句第一字皆乎,可知昔贤亦不堪检点到此等处。
《唐诗近体》:安雅妥帖,杜律中最近人者。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此公少作,固已蹴踏初唐请公。
-
暂无!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杜甫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