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温庭筠

题卢处士山居

温庭筠 - []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山荞麦

题卢处士山居翻译文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的,湍急清澈的泉冲走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明沙净。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网友补充:
    暂无!

题卢处士山居拼音版/注音版

tí lú chǔ shì shān jū。

题卢处士山居。

wēn tíng yún。

温庭筠。

xī xī wèn qiáo kè,

西溪问樵客,

yáo shí chǔ rén jiā。

遥识楚人家。

gǔ shù lǎo lián shí,

古树老连石,

jí quán qīng lù shā。

急泉清露沙。

qiān fēng suí yǔ àn,

千峰随雨暗,

yī jìng rù yún xié。

一径入云斜。

rì mù fēi yā jí,

日暮飞鸦集,

mǎn shān qiáo mài huā。

满山荞麦花。

题卢处士山居注释

卢处士:卢岵(hù)。

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山居:山中的住所。《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贫道也要老丈到我山居中,寻几味野蔬,少少酬答厚意一番。”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

遥识:一作“遥指”。

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

露沙:露出沙石。

径:小路。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

山:一作“庭”。

荞麦:一年草本植物。茎赤质柔。叶互,呈心脏形,有柄。色白或淡红。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实磨成粉可制食。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网友补充:
    暂无!

题卢处士山居评析

《题卢处士山居》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没有直接写处士卢岵,也没有直接写作者的心情,而是只写卢岵处士山居的景色,以景衬人。全诗通过山居景色的描写,反映主人公人品的高洁及作者对他的景慕之情。

网友补充:
    暂无!

题卢处士山居赏析

首联两句通过“问樵客”、“遥识”的写法,暗示出卢岵山居的幽僻。作者不称砍柴的人为樵子、樵夫,而称之为“樵客”,意味着这个砍柴者并不是俗人,这对于诗的气氛也起着一定的渲染作用。诗从“西溪问樵客”开篇,颇类似贾岛的“松下问童子”,用问答的方式开篇,是为了追求动活泼的效果。这种问答形式使诗情顿波澜,起伏荡漾,读来轻松自然;若改用直接议论抒情,会有些板滞沉闷。诗人是古代的追隐一族,访寻隐居深山的卢岵,特别渴望见到这位深山高士,暗示了他对山居活的倾慕之意,对山居主人的赞许之情。

颔联两句写一路所见,是近景。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幽僻山径中特有的景物和色彩。而与此相应,作者用的是律诗中的拗句,“老”字和“清”字的平仄对拗,在音节上也加强了高古、清幽的气氛。

颈联两句写入望的远景。“千峰”言山峰之多。“一径入云斜”和“千峰随雨暗”相对照。这两句改用协调的音节,一方是为了增加变化,一方也是和写远景的阔大相适应的。

中间两联主要用了“古树”、“急泉”、“千峰”、“暗雨”、“小径”等意象,描写了卢岵山居的景色。近看古木参,岩石嶙峋,急湍甚箭,白沙历历;远眺千峰林立,云暗雨密,小径蜿蜒,斜入云烟。一幅高峻幽深甚至有些晦暗的画,写出了处士卢岵远离嚣、深藏不露的特点。这两联不单单是写景,还暗示了诗人一路寻找卢岵的踪迹,从入山问樵客,目标明确,然后一路穿林涉泉,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夕阳西下,鸟亦倦飞而知还,诗人却还未寻到卢岵的居处,颇有疲倦欲返的无奈、焦虑。这两联也不单单是暗示了诗人寻找的踪迹,更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一种追求的境界。众山寻他千百度,苦苦求索而不得,焦虑万分,为的是反衬结尾蓦然回首,发现眼都是明艳的荞麦,表达了一种开悟的心理经验,这种精神历程有颇为广泛的意义。

尾联两句又改用拗句的音节,仍是和通篇突出山居景物的特殊色彩相适应的。而写景物的特殊色彩又是为了写人,为了衬托古朴高洁的“处士”形象。“荞麦”是瘠薄山地常种的作物,春间开小白。在日照强烈的白里,小白不显眼,等到日暮鸟散,才显出山的荞麦一片洁白。荞麦既和描写处士的山居光相适应,同时,也说明处士的活虽然孤高,也并非和人世完全隔绝;借此又点明了作者造访的季节是春

果从单纯的写景角度讲,诗人果一味写幽静则意境容易晦暗、阴冷,所以,结句“山荞麦”,使诗中景物于幽静中又添了几分明媚。古人也惯用“以景结情”的方法来收尾,但此诗结句不仅仅是写景,更是诗人人态度的一种象征。诗人为拜见处士而苦苦寻了一,结果连处士的影子也没有见到,按理说应当心情沮丧,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然而诗人却没有沮丧,心情反而若山荞麦似的一片明朗,象征悟到人真谛后,心地明朗,若荞麦一般机勃勃。

这样的精神历程颇似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要经过的三种境界。果没有确定不移的人目标,果没有九不悔的苦苦寻找,诗人就不会有“山荞麦”的当下顿悟。诗人认识自我与认识处士是同时完成的,在坚持要认识山居处士的迷失中,历经种种周折,承受种种磨练之后,豁然开悟,获得一种精神自由,境界升华。隐士就是隐士,恬然自安,访客难见也是正常。何况,人也无所谓扫兴不扫兴,只要随遇而安,到处都有景色,到处都有心情。在寻找处士的过程中,诗人发现了内心,也寻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归宿。

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楚,景物写得虽多而错落有致。更重要的是通过景物的特殊色彩,表现了卢岵处士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作者的这种比较特殊的表现手法,应该说是很成功的。

网友补充:
    暂无!

题卢处士山居辑评

《瀛奎律髓》:温飞卿诗多丽而淡者少。此三四乃佳。

《唐诗笺注》:笔致别甚。

《网师园唐诗笺》:“老”字、“清”字,非八叉平时能下(“古树”一联下)。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温诗多名句,颇用事耳,以“昆体”抑之,岂公论耶?五言佳处不减张文昌。查慎行:五六有景。纪昀:飞卿诗固伤丽,然亦有安身立命处。以此为佳,则不竟看姚武功。

网友补充:
    暂无!

温庭筠 - []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题卢处士山居|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温庭筠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