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张九龄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折杨柳】

张九龄 - []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老边

【折杨柳】翻译文

一双纤巧的手轻轻折下了一枝柳条,把它寄给远方的情人。这样一枝普通的柳枝有何可贵呢?令人怜惜的是它包涵着故园的春色。夕阳不能久,随着流的落也不可能再重新开放。更担忧远在边塞戍守的情人,容颜在塞弥漫之中老去。

网友完善【折杨柳】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折杨柳】拼音版/注音版

shé yáng liǔ。

折杨柳。

zhāng jiǔ líng。

张九龄。

xiān xiān shé yáng liǔ,

纤纤折杨柳,

chí cǐ jì qíng rén。

持此寄情人。

yī zhī hé zú guì,

一枝何足贵,

lián shì gù yuán chūn。

怜是故园春。

chí jǐng nà néng jiǔ,

迟景那能久,

fāng fēi bù jí xīn。

芳菲不及新。

gèng chóu zhēng shù kè,

更愁征戍客,

róng bìn lǎo biān chén。

容鬓老边尘。

【折杨柳】注释

纤纤:妇女纤细的手。 

迟景:晚景,夕阳的光,比喻美人迟暮。

:边塞的土。

网友完善【折杨柳】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折杨柳】评析

暂无评析

网友完善【折杨柳】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折杨柳】赏析

《折杨柳》是乐府旧题,属《梁鼓角横吹曲》。

这是一首送别诗。古人离别情重, “送别”成为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折柳送别是古代俗,据说:“柳”与“留”叶音,柳又有随地而的习性,因此,还有祝愿行人在异乡活顺利之意。

在古典诗歌中, “折柳送别”成为众多诗人吟咏的对象。诗人在同一题材下做诗,像步入一个特殊的“考场”,考验着每人的诗才诗艺。就唐诗而论,在这样狭小的艺术地内,涌现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虽说题材相同,诗人却能独具匠心,各尽巧思、致使此题常做常新:

杨柳东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

王之涣这首送别诗,取材折柳以抒别情。诗人于摇曳东的杨柳树下,折枝送别友人,看到攀折之苦,想到离别之多,将离别的悠思与一枝枝攀折的新痕联系起来,更使人离愁绵缈,意味深

伤心路旁杨柳青,一株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

施肩吾写折柳送别,另有巧思。他选择了一个特定的细节。今年所折之柳,正是自己去年折过又重新发芽的柳枝,因此使他自然想到去年的“离别人”。去年离别的朋友没有重聚,现在的朋友又将离别而去,新旧交恨,感慨万千,另有一种萦迥曲折的情致。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写折柳送别另有奇想。他从“含烟惹雾”的千条柳枝迎飘摇中,找到了构思的契机。杨柳依依有情,难道她只管送别不管迎归么? 所以,诗人充爱惜之情唱出:“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失望中寄以希望,惜别中寓重归的憧憬,真可谓迂迥曲折,翻新入奇。

上述诸诗以及尚未例举的同类诗篇,几乎把“折柳送别”的情景写得“题无剩义”,简直让人无处躲闪腾挪,那么,张九龄这篇《折杨柳》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能不能被同类诸篇所取代? 这要看它有没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新颖独创是艺术的命。“谢朝于已披,启夕秀之未振”,才能使艺术之树常绿。

这首《折杨柳》既不从攀折的新迹旧恨中关情,又不从摇曳柳浪中发奇想,它紧扣诗题《折杨柳》,对送行人手中的折柳做了正的,深入的开掘。这一命题,给诗人的构思谋篇带来更大的困难。在愈益狭窄的题材范围内,另辟新境己属困难,要做正的深入开掘更属不易。然而,艺术的光在于险境,艰难中的突破更显奇绝之致。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女主人公以纤纤素手折一柳枝,送给即将远行的情人。首句“馀味曲包”,深寓哀婉柔情,为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由手中的“折杨柳”到眼的“故园春”,抒情之笔找到了构思的契机,骤然打开了感情的闸门,由柳及春,由春色春景到春意、春情、春思,由此升发出一系列联想:“迟景”喻春日, “流芳”指折柳。美丽的春景不能常驻,新折之枝在时间流逝和漫漫途中也不能常新,那么,人呢? 人也将会象“春日”“折柳”一样,日渐失去青春的红颜,衰老,枯萎。“迟景那能久,流芳不及新”,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既写了春日春景,又抒发了离人在无情流逝的时光熬煎下的离情别绪,情与景谐,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得以乳交融。而此情此景又是由眼前的离别发出对别后的遥思冥想,诗情诗意插上了时间的翅膀,超越空间的障碍,日后种种苦境,不期然的“超前”而至,这就推出结句:“更愁征戍客,老城边”。情人成了“征戍客”,新柳将变成枯枝,而人的青春也将“老城边”。结尾以递进层的表情法点出的这个“愁”字,与开篇“纤纤折杨柳”的哀婉柔情遥相呼应。此诗首尾合,饱含情韵,由折杨柳发的离情别绪,层层深入,一波三折。假配上《折杨柳》的曲调,哀怨声声,不绝缕,更使人味之无极,闻之动心。

网友完善【折杨柳】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折杨柳】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完善【折杨柳】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张九龄 - []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史。诗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折杨柳|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张九龄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