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陈与义

登岳阳楼 · 其一

陈与义 - []

洞庭之东江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 其一翻译文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

我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

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网友补充:
    暂无!

登岳阳楼 · 其一拼音版/注音版

dēng yuè yáng lóu èr shǒu qí yī。

登岳阳楼二首 · 其一。

chén yǔ yì。

陈与义。

dòng tíng zhī dōng jiāng shuǐ xī,

洞庭之东江水西,

lián jīng bù dòng xī yáng chí。

帘旌不动夕阳迟。

dēng lín wú shǔ héng fēn dì,

登临吴蜀横分地,

xǐ yǐ hú shān yù mù shí。

徙倚湖山欲暮时。

wàn lǐ lái yóu hái wàng yuǎn,

万里来游还望远,

sān nián duō nàn gèng píng wēi。

三年多难更凭危。

bái tóu diào gǔ fēng shuāng lǐ,

白头吊古风霜里,

lǎo mù cāng bō wú xiàn bēi。

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 其一注释

帘旌(jīng):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徙倚(xǐ yǐ):徘徊。

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吊古:哀吊,凭吊。

网友补充:
    暂无!

登岳阳楼 · 其一评析

《登岳阳楼二首》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创作的组诗。两首诗集登楼、观景、抒情、归途为一体,是不可分的。这是第一首,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感怀家国,慨叹时势,无限悲痛和忧愁之感。

网友补充:
    暂无!

登岳阳楼 · 其一赏析

《登岳阳楼二首》组诗都是七律组诗的,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的主题,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的季节里,更觉时世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网友补充:
    暂无!

登岳阳楼 · 其一辑评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近逼山谷,远诣老杜。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状难写之景,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二》:造次不忘忧爱,以简洁扫繁缛,以雄浑代尖巧。

网友补充:
    暂无!

陈与义 - []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登岳阳楼 · 其一|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陈与义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