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杜牧

赠别

杜牧 - []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明。

赠别翻译文

聚首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明。

网友补充:
    暂无!

赠别拼音版/注音版

zèng bié。

赠别。

dù mù。

杜牧。

duō qíng què shì zǒng wú qíng,

多情却似总无情,

wéi jué zūn qián xiào bù chéng。

唯觉樽前笑不成。

là zhú yǒu xīn hái xī bié,

蜡烛有心还惜别,

tì rén chuí lèi dào tiān míng。

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注释

暂无注译
网友补充:
    暂无!

赠别评析

这是杜樊川《赠别》组诗的第二首,是诗人在大和九年(西元八三五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安,与妓女分别之作,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捨的情怀。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捨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流蕴藉,意境深远,馀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歌舞,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网友补充:
    暂无!

赠别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补充:
    暂无!

赠别辑评

暂无辑评
网友补充:
    暂无!
赠别作者杜牧的简介

杜牧 - []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赠别|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杜牧 - 我爱学习网